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183章 氏族新志

第183章 氏族新志(2 / 2)

“其一,革除前朝《氏族志》一切旧例!天下氏族之高下,不依祖宗门第,不依郡望虚名,唯依当世之功业、德行、才学而定!”

这一条,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耳边!不再看祖宗是谁,只看你自己做了什么!这简直是将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血统论”连根拔起!

“其二,定‘新氏’之标准:凡有于国建功立业者(军功、政绩),凡有道德文章显于世者(学问、品德),凡有科技发明利国利民者(工匠、医者等),皆可录入《新志》,受朝廷褒奖,显扬其门!反之,纵有千年郡望,若子孙无德无才,屡屡触犯律法,鱼肉乡里,则其门第当黜落《新志》,乃至除名!”

标准变了!从拼爹拼祖宗,变成了拼自己!甚至给了工匠、医者等以往被视为“贱业”者以晋升“新氏”的通道!同时,也有了惩罚机制,世家子弟若胡作非为,反而会连累家族除名!

“其三,科举取士,乃国之重器,绝不容玷污!自今而后,科举试卷之糊名、誊录制,需由御史台、百骑司双重监督!增设‘覆核’与‘搜落’二制:于放榜前,由专人覆核中第者试卷;于放榜后,由专人搜阅落第者试卷中有无遗珠!另,朕将亲设‘登闻鼓’于宫门外,士子若觉科场不公,可直叩天听!”

这条款款具体,直指科举漏洞,几乎堵死了所有舞弊的可能,更是给了寒门士子直达天听的申诉渠道!

“其四,州郡举荐、官员铨选,亦需循新规!重实绩而轻门资!刺史、县令之考课,其辖地内寒门才子之荐举数量与质量,列为重要考功之项!吏部选官,若再敢有偏私门第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这是将地方官员和吏部的利益,与选拔寒门人才直接挂钩,从制度上迫使他们也成为改革的推动者!

“其五,于弘文馆下,特设‘育才院’,遴选各州郡聪颖之寒门子弟,由朝廷供给食宿,延请名师,授以经史子集、治国之术!学成之后,经考核,优异者直接荐于朝廷授官!”

这是要从根本上打破世家对教育资源的垄断,为国家系统地培养寒门人才!

“……钦此!”

诏书念毕,整个两仪殿内鸦雀无声。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与复杂。他们深知,陛下这番举措,是何等的大刀阔斧,何等的石破天惊!这简直是要用一部《新志》,彻底重塑整个社会的阶层结构和权力分配!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但若能成功,必将为大唐奠定万世不朽之基业!两人深吸一口气,齐齐躬身:“陛下圣虑深远,臣等……竭尽全力,助陛下推行新政!”

崔瑾、魏征等官员,则是激动得难以自持,尤其是魏征,更是老泪纵横,他一生都在抨击门阀政治,如今终于看到陛下下决心根除这一弊端!他们纷纷跪倒在地:“陛下英明!此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臣等万死不辞!”

马周站在最后,听着那一条条如同春雷般震撼人心的新政,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浑身都在颤抖。他仿佛看到无数像他一样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终于有了一条可以凭借才学堂堂正正出人头地的通天大道!他重重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学生……不,微臣马周,愿为陛下此志,肝脑涂地,百死无悔!”

李渊看着殿下反应各异的臣子,目光最终变得深邃而坚定。

“此《氏族新志》,非为一纸空文。”他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志,“朕将以此次科举案查抄之部分赃款、罚没之田产,作为‘育才院’及奖励新氏之初始资财。朕,更会以手中之权,为尔等推行新政,扫清障碍!”

他站起身,走到殿门口,望向外面广阔的天空,仿佛在对着整个天下宣告:

“旧的时代,该结束了。从今日起,朕的大唐,不看出身,只看才德功业!凡我大唐子民,无论寒庶,皆有凭借自身努力,光耀门楣,位列朝堂之机会!”

“这,便是朕的意志!这,便是新的氏族之志!”

阳光洒落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殿内众臣望着皇帝那挺拔而决绝的背影,心中都明白,一场比之前血腥清洗更加深刻、更加波澜壮阔的变革,已然拉开了序幕。

帝国的车轮,正在这位拥有龙魂的皇帝驱动下,轰然转向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而这条路上,注定不会平坦,旧势力的反扑必将更加凶猛。但此刻,所有人的心中,都燃烧着一簇名为希望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