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67章 稳固民心

第67章 稳固民心(1 / 2)

“工赈安民”的浩大工程,如同给一具濒临枯竭的躯体强行注入了滚烫的鲜血与澎湃的生命力。关中大地上,数十万民夫挥汗如雨,开渠凿井,夯土筑坝,那震天的号子声与锹镐碰撞的轰鸣,本身就成了驱散死寂与绝望的最强音,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发出粗重而充满力量的喘息。然而,李渊深知,民心如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仅仅提供活计和食物,只能暂时稳住局面,压制住躁动的生存本能。若要真正稳固民心,使其从被动的求生欲望,升华为主动的拥护与奉献,从对雷霆手段的畏惧,转变为对王朝未来的真心信服与归属,则需要更精细、更深入、更系统的谋划,需要从物质到精神,从现实到未来,编织一张坚韧无比、深入肌理的罗网。

这张网的第一根经纬,是持续不断、清晰可见的希望与进展。

朝廷的政令传达变得前所未有的透明、高效且充满鼓动性。每日清晨和收工时分,在各主要工地的显眼处,如新垒起的土台、高大的辕门之上,都会有识文断字的吏员,手持铁皮喇叭,用尽可能洪亮且清晰的声音,向聚集的民夫大声宣读最新的工程进展与朝廷动向:

“渭南苍龙陂主坑今日又深挖五尺!已见湿泥洇涌,蓄水在望!”

“泾水石坝西段地基已全部浇筑糯米石灰浆,坚如铁石,明日开始垒砌护坡巨石!”

“京兆府辖内新开探井三十口,二十一口见水!明日即可架设辘轳!”

“陛下有旨:自今日起,所有开挖出活水井的班组,每人额外赏钱五文,肉羹一碗!”

这些具体而微的成绩与即时兑现的赏赐,通过无数双耳朵和嘴巴,迅速传遍四方工棚与邻近乡里。百姓们不仅耳闻,更是亲眼看到陂塘一日日变深变大,看到清冽的井水被源源不断地提上来,看到拦河坝的巨石在号子声中一块块稳稳垒高,看到负责记录的书记官当场将赏钱发到那些满手泥污的民夫手中。这一切不再是遥远而空洞的许诺,而是正在发生的、触手可及的现实。希望,如同干涸河床下重新汇聚的潜流,开始汩汩涌动,滋润着人们几近枯萎的心田。他们对皇帝的认知,也从那位高高在上、雷霆杀伐、令人敬畏的“天可汗”,逐渐多了一层“真正带领我们挖井修渠、寻找活路”的务实领袖与希望之源的色彩。

与此同时,一场精心策划、无声无息的舆论引导战也在全面展开。百骑司的密探们接到了新的、更为复杂的指令,他们不再是单纯地监视和抓捕,而是化身民夫、小贩、茶博士,用最朴素直白的语言,将一套经过精心编排的观念,在劳作间隙、在茶余饭后,似闲聊般潜移默化地植入人心:

“看看这碗能照见人影的稠粥,这手里捏得出汗的铜钱!知道这粮食哪来的吗?是陛下砸锅卖铁,从内帑掏了老本,派八百里加急从江南、巴蜀硬抢回来的!漕运不通就走陆路,牲口累死了就人扛肩挑!要不是陛下狠下心肠,咱们早就饿死冻死,骨头都能敲鼓了!”

“那些和尚道士,平日里受尽供奉,关键时候就会关起门念经,雨呢?求来了半个雨点没有?还得是陛下!不搞虚的,就带着咱们真刀真枪跟老天爷干!”

“啥天谴?纯属放屁!就是那些遭天杀的神仙,坐在云头上看咱们老百姓过得安稳,心里不痛快!故意使坏!陛下杀了那些作祟的妖人,砸了那些吸血的邪阵,才是真正的替天行道,给咱们报仇!”

“别信那些有的没的!就认准一条:跟着陛下干,出力气,流汗,就有饭吃,有活路,有盼头!信那些虚头巴脑的神佛,死了连坟头都没人给你烧纸!”

这些简单直接、反复灌输、并且与眼前利益紧密捆绑的话语,如同无形的刻刀,开始有效地冲刷、覆盖此前“天谴”、“失德”流言带来的污染与恐惧。百姓的思维被巧妙地引导和重塑:不再费力去思考天灾的根源是否与深奥的“天命”或皇权更迭的隐秘有关,而是聚焦于一个更简单、更直接的现实,谁在灾难中给予了他们真正的食物、工作和活下去的希望。对比之下,那些只会念经祈福、收取供奉、甚至在流言中扮演不光彩角色的宗教势力,其神圣光环在民间开始不可避免地褪色、跌落。

这张网的第二根经纬,是毫不留情、高效公正的秩序维持。

李渊对工程中任何可能侵蚀这份来之不易的“希望”的行为,保持了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数名试图克扣口粮、以次充好的胥吏,一名收受地方豪强贿赂、试图擅自更改渠道路线以图肥私的工部员外郎,以及几个纠集地痞、在工地上勒索弱小民夫的恶霸,被百骑司和御史台迅速查实。

这一次,审判与处决的地点并未选在遥远的长安西市刑场,而是就在他们犯罪作恶的工地上!当着数万民夫的面,搭建起简易的木台,宣读完罪状,验明正身,鬼头刀寒光闪过,血淋淋的人头被高悬于临时立起的长长竹竿之上,以儆效尤。没有冗长的司法程序,没有繁琐的公文往来,只有最直接、最血腥、也最具冲击力的现场审判与处决。

“陛下圣明!”

“杀得好!这些喝人血的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