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67章 稳固民心

第67章 稳固民心(2 / 2)

民夫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声浪几乎要掀翻天空。他们不仅看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更看到了皇帝坚决维护他们这些卑微者利益的决心。这种程序简洁、结果公正、毫不拖泥带水的严惩,极大地提升了官府的威信与执行力,也让每一个普通民夫相信,只要自己安分守己,努力干活,就能得到朝廷公平的对待和保护,就能稳稳拿到那份救命的钱粮。公平感与安全感,是比单纯施舍更能赢得底层民众由衷忠诚的利器。

这张网的第三根经纬,是描绘清晰、足以寄托身家的未来蓝图。

李渊绝非只看眼前的救火队长。他授意将作监和工部的能吏巧匠,将那些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规划图纸,简化成通俗易懂、色彩鲜明的图画与模型,在各工地的休息区和城乡市集口公开展示,并派口齿伶俐的吏员反复讲解:

“乡亲们请看!这就是咱们十几万人正在修的苍龙陂!看看这规模!修好了,能存多少水?告诉你们,能淹掉半个长安城!能浇灌下游渭南、蓝田三十万亩良田!以后就算再碰上这样的旱年,咱们的地里也能绿油油,饿不着!”

“再看这条新渠,从龙门山一路挖过来,打通这三座山梁,就能把泾水直接引到咱们这塬上!到时候,咱这十里八乡,再也不用看老天爷脸色吃饭!”

这些生动形象的蓝图,向人们描绘了一个旱涝保收、仓廪充实、不再完全依赖天时吃饭的未来图景。人们开始意识到,现在付出的每一滴汗水,不仅仅是为了换取今天糊口的粥饭,更是在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打造一个更稳固、更富足的家园。这种将个人命运、家族未来与国家宏大工程紧密联系起来的长远希望与归属感,极大地激发了民夫的主人翁意识,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自发延长工时、竞赛劳动进度的场面。

而在这张罗网的最深处,无人知晓的层面,李渊体内那日益壮大的龙魂,正与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着玄妙而深刻的共鸣。

他时常轻车简从,立于工地附近的高坡之上,俯瞰着那一片片人声鼎沸、热火朝天的景象。闭上眼,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数十万生灵为了共同目标而拼搏所汇聚而成的磅礴生机、坚韧意志与强烈愿力。这股力量,不再是混乱而盲目的祈求或恐惧,而是带着明确的指向性,对工程成功的期待,对皇帝陛下的由衷感激,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这些纯粹而积极的信念,如同无数条发光的小溪,汇成浩瀚的江河,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身体,被丹田内的龙魂贪婪地吸收、转化。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龙魂的力量正在发生某种可喜的质变。它不再仅仅是用于战斗和感知的超凡工具,更开始与这片土地的地脉、与那些正在兴修的水利工程产生一种更深层次、近乎本能的连接与互动。

当他有意将意识沉入龙魂,并将其感知力延伸向那些新开挖的陂塘深处、那些汩汩冒水的井眼、那些蜿蜒延伸的崭新渠道时,他能模糊地“看”到地底深处水汽的微弱流动,正在被这些巨大的人工建筑所引导、汇聚、涵养;他甚至能感受到,龙魂的力量似乎能极其轻微地促进这种水汽的汇聚与保存,能一定程度上加固那些新修的夯土堤坝和石砌渠壁,使其更加坚实耐用,不易渗漏。虽然这种影响还极其微弱,仿佛萤火之于皓月,但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振奋的开端!

这让他产生了一个惊人的猜想:这华夏龙魂,或许不仅是帝王权力的象征,更是与山河社稷、与万民福祉紧密相连的国运之魂!万民一心,砥砺前行所产生的磅礴气运与信念,竟能反哺龙魂,并使其生出滋养山河、稳固国本、近乎神异的能力!

这个发现让李渊心中震动不已。他隐约触摸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并非依靠个人苦修飞升,也非依赖神灵赐福信仰,而是以人皇之位,凝聚亿兆黎民信念,掌控山河国运,从而达到另一种意义上“天人合一”、“超凡入圣”的独特道路!

于是,他更加积极地推动工程,更频繁地出现在各个关键的工地上。他的每一次现身,哪怕只是短暂的驻足,一句简短的询问和鼓励,都能引来山呼海啸般的、发自内心的欢呼,都能让龙魂与这片土地、与这些子民的共鸣更加强烈一分。民心,在这场与大旱的殊死抗争中,被一点点地、扎实地稳固下来,并逐渐转化为一种近乎狂热的拥护与信仰。而这种磐石般的拥护,又反过来成为龙魂和整个大唐帝国最坚实的屏障与力量源泉。

长安城中,粮价虽然依旧高昂,但已在朝廷强力调控下趋于稳定,官卖米铺前虽然依旧排着长队,但秩序井然,人们脸上不再是绝望的疯狂,而是带着一种忍耐和期待。街市上,关于皇帝陛下“神力”的新传说开始流传,不再是引动天雷诛杀妖道,而是“陛下目光所及,枯井涌泉”、“陛下踏足之地,新渠自固,水到渠成”。这些传言虽然夸张,却真切地折射出民心在极度困境中,对强大保护者的依赖、感激与近乎本能的神化。

佛寺道观的香火依旧鼎盛,但若有心人细细观察,便会发现,前往祈拜的人群中,多了许多只是求个心安、或是为家中在工地上劳作的亲人求个平安的百姓,那种将全部身家性命和未来希望都寄托于神佛的盲目狂热,已然悄然减退。宗教的光环,在皇帝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生机、秩序与希望面前,不可避免地黯淡、收缩。

稳固民心,并非一蹴而就的宣告,而是一个持续浸润、精心编织的过程。它通过一碗能照见人影的稠粥、一枚枚磨得发亮的铜钱、一段段不断延伸的渠壁、一口口冒出清泉的深井、一次次大快人心的公正处决、一幅幅描绘未来的生动蓝图……这些点点滴滴、无比具体的细节,如同无数细密而坚韧的丝线,缓缓穿梭,最终将曾经散乱、迷茫、绝望的民心,重新收拢、编织成一块厚实坚韧的布料,牢牢覆盖并融入大唐的版图之上,使其能够抵御一切风霜雨雪,也能孕育出无限生机与可能。

李渊站在龙首原最高处,猎猎寒风吹动他的衣袍。他望着下方如同巨大蚁群般忙碌却充满生机的工地,感受着体内龙魂因海量万民信念汇聚而发出的阵阵欢欣嗡鸣与蓬勃增长的力量,他的目光却投向了远方那依旧沉重铅灰、毫无雨意的天空。

民心已初步稳固,社稷之基得以加固。但他深知,自己这番“逆天而行”、“以人力抗衡天威”的举动,绝不会让那些九天之上的存在无动于衷。眼前的宁静,或许只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短暂间隙。

然而,他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唯有冰冷的决意与日益增长的自信。因为他的根基,正在这片他守护的土地之上,在这些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并将命运与他紧密相连的子民心中,变得越发坚实、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