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星光偏要吻烟台 > 第171章 相位噪声与压力测试

第171章 相位噪声与压力测试(2 / 2)

通讯频道里传来技术员焦急的声音。

伊莎贝尔额头渗出汗珠,快速下达着指令,尝试调整参数,启用备用通信通道。

林微光在指挥中心,紧盯着屏幕上如同癫痫发作般的各项数据曲线,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这不仅仅是技术测试,更是沈啸对她们抗压能力和极限状态下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估。

在测试进行到第三小时,网络性能已降至临界点以下时,林微光通过加密频道对伊莎贝尔说:“伊莎,放弃维持全局最优!启动‘生存模式’!让节点以维持自身核心功能为第一优先级,暂时放弃高度协同,优先保证网络不崩溃!”

这是断尾求生的策略!伊莎贝尔立刻执行。指令下达后,网络整体效能虽然进一步下降,但那种濒临崩溃的剧烈波动消失了,五个节点在恶劣环境下艰难地维持着独立但稳定的运行。

四小时测试结束的提示音响起时,所有人都如同虚脱一般。

沈啸的评估报告在半小时后送达,依旧简洁:

「抗极端干扰能力:不足。」

「系统韧性及降级策略:基本合格。」

「综合评级:c+。」

「指出问题:过度依赖节点间持续通信,缺乏在通信中断下的有效自治与恢复机制。限期三十天内完成优化。」

c+!一个近乎不及格的分数!

但“基本合格”和“限期优化”意味着他们还有机会。

虽然成绩不理想,但这次突击测试像一盆冰水,浇醒了有些陷入僵局的团队。它赤裸裸地暴露了“弦理论”协议在极端条件下的脆弱性,也指明了必须强化的方向——节点的智能自治与断线恢复能力。

“我们不能只想着如何让节点‘合作愉快’,还要想着当合作被打断时,每个节点如何独立生存,并在联系恢复时快速重建合作。”林微光在复盘会议上总结道,“这才是真正 robt(鲁棒)的网络。”

压力,如同一块巨大的磨刀石。

在它的打磨下,技术方案在挫折中不断迭代,团队在困境中愈发凝聚。

赫尔辛基的决战尚未开始,但前哨战已经无比残酷。

林微光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三十天,他们必须拿出一个真正能在枪林弹雨中存活的组网方案。

否则,赫尔辛基,将是他们的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