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明宗遗诏(1 / 2)

洛阳东宫的朱漆门虚掩着,晨雾从门缝里钻进去,裹着廊柱上未干的血迹,散发出刺鼻的铁锈味。赵烈握着“护唐”剑,推开宫门时,心里突然一沉——往日里值守的禁军不见了,庭院里只有几片被风吹落的枯叶,东宫正厅的门敞开着,里面空无一人。

“太子呢?”赵烈转身抓住一个躲在廊下的宦官,宦官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地说:“都……都虞候,昨天夜里,有一群蒙面人闯进来,把太子殿下……把太子殿下绑走了,还杀了值守的士兵……”

“蒙面人?什么模样?”赵烈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昨夜平定李从荣叛乱后,他特意留了两百禁军守东宫,怎么会让蒙面人轻易得手?

“穿……穿的是‘太子卫’的衣服,可他们手里的刀,是契丹样式的……”宦官的声音越来越小,“他们还说,要把太子殿下送到晋阳,给……给石节度使……”

“石敬瑭!”赵烈咬牙吐出这三个字,心里瞬间清明——李从荣的余党果然跟石敬瑭勾结了,绑架太子,就是想在他进军洛阳时,用太子要挟朝廷。

“周勇!”赵烈大喊一声,周勇带着亲兵匆匆赶来,“立刻调五百禁军,分成十队,搜查洛阳城外的寺庙、驿站,尤其是通往晋阳的官道!蒙面人带着太子,目标大,肯定会留下痕迹!另外,让张破败加强城防,不许任何人私自出城!”

“是!”周勇应声而去,赵烈又对身后的暗哨头领说:“你带几个弟兄,去查李从荣的旧部,重点盯那些跟石敬瑭有过往来的将领,蒙面人说不定藏在他们的庄子里。”

暗哨头领躬身领命,很快消失在晨雾中。赵烈站在东宫庭院里,望着空荡荡的正厅,心里满是焦虑——李嗣源还在昏迷,太子被绑架,石敬瑭的大军正在逼近,洛阳就像一艘在风暴里飘摇的船,稍有不慎就会倾覆。

他从怀里掏出《武经总要》残卷,翻到“搜捕之法”那一页,上面写着“敌挟人质,必走偏僻小路,可沿水源、渡口布控”。赵烈眼睛一亮,洛阳城外的伊水渡口是通往晋阳的必经之路,而且渡口只有一个老卒看守,蒙面人很可能从那里过河。

“备马!去伊水渡口!”赵烈翻身上马,带着二十名精锐亲兵,朝着伊水的方向疾驰。晨雾还没散,官道上能见度不足三丈,他们只能靠马蹄声辨别方向,偶尔遇到早起的流民,就匆匆问一句“有没有看到带人的队伍”,却都摇头说没见着。

快到伊水渡口时,突然听见前方传来厮杀声。赵烈催马冲过去,只见十几个蒙面人正围着几个禁军士兵打斗,地上躺着几具尸体,一个少年被绑在旁边的柳树上,正是太子李从厚!

“住手!”赵烈大喊一声,手里的“护唐”剑寒光一闪,就砍倒了一个蒙面人。蒙面人见是禁军,吓得赶紧要跑,却被亲兵们团团围住,没一会儿就全部被制服。

“太子殿下,您没事吧?”赵烈解开李从厚身上的绳索,发现少年的脸上沾着泥土,嘴唇冻得发紫,显然受了不少苦。

李从厚扑进赵烈怀里,哭着说:“赵将军,他们要把我送给石敬瑭,还要杀我……我怕……”

“殿下别怕,有臣在,没人能伤害您。”赵烈拍了拍他的后背,心里却一阵发酸——李从厚才十六岁,本是养在深宫的太子,却要经历这些刀光剑影,这乱世,连孩子都逃不过。

带着李从厚回到皇宫时,范延光正焦急地在宫门口等候。见太子平安归来,他松了口气:“都虞候,你可算回来了!太医说,陛下醒了一次,还在问太子的下落,你快带太子去看看陛下!”

赵烈赶紧带着李从厚去太极殿后的寝殿。李嗣源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得像纸,呼吸微弱,见李从厚进来,他艰难地抬起手:“厚儿……过来……让父皇看看……”

李从厚扑到病榻前,握住李嗣源的手:“父皇,儿臣回来了,儿臣没事……”

李嗣源点点头,又看向赵烈,眼神里满是托付:“赵烈……你过来……朕有话跟你说。”

赵烈走到病榻前,躬身道:“陛下,臣在。”

“朕知道……朕快不行了。”李嗣源的声音断断续续,却异常清晰,“大唐的江山……不能落在逆子(李从荣)手里,更不能落在石敬瑭那叛贼手里……厚儿还小,性子软,以后……以后大唐的安危,就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