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太子之争(2 / 2)

赵烈心里一紧,挥手让士兵们做好准备,自己则握紧藏在怀里的“护唐”剑,猛地踹开殿门:“李从荣!你敢谋反,就不怕被天下人唾弃吗?”

殿内的景象让他瞳孔一缩——李从荣穿着一身僭越的赭黄袍子,手里握着一把长刀,刀尖正对着瘫在龙椅上的李嗣源。范延光被两个亲兵按在地上,嘴角淌着血,见了赵烈,眼里闪过一丝希望:“赵都虞侯!快救陛下!”

李从荣回头,看到赵烈,先是一愣,随即冷笑:“赵烈?你还敢回来!朕正想找你算账,你勾结石敬瑭通敌,证据确凿,今天朕就替父皇清理门户!”

“通敌的是你!”赵烈掏出石敬瑭的密信,扬声道,“你跟石敬瑭勾结,要借契丹兵谋反,还想栽赃给我?这封信就是证据,上面有石敬瑭的私印,你敢不认?”

李从荣的脸色瞬间惨白,手里的刀抖了抖:“你……你胡说!这是你伪造的!亲兵们,给我杀了他!”

五百亲兵举着刀冲上来,赵烈大喊一声:“弟兄们,护驾!”一千禁军精锐立刻迎上去,刀光剑影在殿内交织。李从荣的亲兵大多是临时拼凑的,哪是身经百战的禁军对手,没一会儿就倒下了一大片。

“逆子!你看看你干的好事!”李嗣源气得咳嗽起来,指着李从荣,“朕当初怎么会立你为太子?你不配做大唐的储君!”

李从荣见大势已去,突然疯了似的冲向龙椅,想挟持李嗣源:“父皇,你不把玉玺给我,我们就一起死!”

“休想!”赵烈眼疾手快,甩出腰间的短刀,正中李从荣的膝盖。李从荣惨叫一声,跪倒在地,长刀“当啷”掉在地上。赵烈冲上去,一脚踩住他的后背,“护唐”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李从荣,谋反是死罪,你认不认?”

“我不认!”李从荣挣扎着大喊,“大唐的江山本该是我的!是你,是父皇,是所有人都在逼我!”

殿外突然传来马蹄声,周勇和张破败带着人冲进来,见李从荣被制服,赶紧跪地:“陛下,都虞候,叛乱已平!李从荣的余党都被抓获,宫城安全了!”

李嗣源看着被按在地上的李从荣,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掉:“把他……把他关入大牢,等朕病好,再按律处置。”

赵烈刚要让人把李从荣押走,李从荣突然回头,眼里满是怨毒:“赵烈,你别得意!石敬瑭很快就会打过来,他会替我报仇,会让你们都死无葬身之地!”

赵烈心里一沉,刚想说什么,就见一个宦官慌慌张张跑进来:“陛下,不好了!河东急报,石敬瑭在晋阳起兵了,还说……还说要‘清君侧,诛赵烈’!”

李嗣源听到这话,一口气没上来,身子往后一仰,晕了过去。“陛下!”赵烈赶紧扶住他,伸手探向鼻息,还好还有气。范延光爬起来,急声道:“都虞候,快传太医!陛下要是出事,大唐就真的完了!”

殿内顿时乱作一团,太医匆匆赶来诊脉,禁军士兵押着李从荣往外走,李从荣的笑声还在殿外回荡:“父皇晕了!大唐要完了!石敬瑭会来救我的!”

赵烈站在龙椅旁,看着昏迷的李嗣源,又想起李从荣的话和石敬瑭的密信,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他知道,李从荣的谋反只是开始,石敬瑭在晋阳起兵,背后还有契丹撑腰,洛阳刚平定的局势,又要陷入更大的危机。

太医诊完脉,脸色凝重地说:“陛下是急火攻心,加上旧疾复发,能不能醒过来,就看这几天了。”

赵烈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范延光和周勇说:“范枢密使,你负责照看陛下,稳定朝局;周勇,你带五千禁军去河阳桥布防,石敬瑭要攻洛阳,必经河阳桥,务必守住;我去东宫接太子从厚,让他暂代监国,稳住人心。”

“都虞侯,你小心。”范延光点点头,“李从荣虽然被抓,他的余党还在城里,别中了埋伏。”

赵烈嗯了一声,握紧“护唐”剑,往东宫走去。宫墙的秋雾又浓了起来,沾在甲胄上凉得刺骨,远处的洛阳城,隐约传来百姓的哭声和士兵的呵斥声,一派风雨飘摇的景象。

他想起燕云的群山,想起居庸关的残墙,想起石敬瑭密信里的字迹,心里暗暗发誓:就算石敬瑭带着契丹兵来攻,就算李嗣源醒不过来,他也要守住洛阳,守住太子从厚,守住这大唐最后的希望。

可他不知道,东宫早已不是安全之地。李从荣的亲信趁着混乱,偷偷绑架了太子李从厚,藏在洛阳城外的寺庙里,还派人给石敬瑭送信,约定“若石帅来洛,愿献太子换富贵”。一场更大的危机,已在洛阳的秋雾中,悄然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