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句话,像是在陈述,又像是在试探。
林晚星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裙的边缘,没有说话。她能说什么?阻止他吗?用家庭和责任捆绑住他追逐梦想的翅膀?她做不到。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机会对他意味着什么。可是,支持他吗?一想到未来两年,她要独自在波士顿面对工作的压力、育儿的艰辛、深夜的孤独,她的心就一阵阵发冷。辰辰正在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龄,难道要让她的成长缺失父亲的参与吗?
“我……我需要想想。”陆辰轩关掉了邮件页面,仿佛那灼热的光芒会烫伤眼睛。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内心的天平剧烈地摇摆着。一边是学术理想的终极召唤,是职业发展可能达到的辉煌顶点;另一边是丈夫的责任、父亲的陪伴,是刚刚筑起温暖巢穴的家庭。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悖论。
晚餐的气氛异常沉闷。就连辰辰也似乎感受到了父母之间低气压,不像往常那样活泼,安静地玩着勺子。陆辰轩食不知味,眼神飘忽,显然心思早已飞到了阿尔卑斯山脚下那座学术圣殿。林晚星默默喂着孩子,味同嚼蜡。
饭后,陆辰轩罕见地没有立刻去书房,而是坐在客厅沙发上,对着窗外渐深的夜色发呆。林晚星哄睡辰辰后,走出来,在他身边坐下。两人之间隔着一段沉默的距离。
“你……想去吗?”最终还是林晚星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陆辰轩转过头,看着她,眼神复杂至极,有渴望,有挣扎,也有愧疚:“我……不知道。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但是……”他的目光投向卧室的方向,“辰辰还这么小,你这边工作也刚重新起步……我……”
他的犹豫,像一根针,刺破了林晚星强装的镇定。一股委屈和酸涩涌上心头,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所以,是因为我们,让你犹豫了,对吗?我们成了你的……负担?”
“不!不是负担!”陆辰轩急切地反驳,伸手想握住她的手,却被她下意识地躲开。“晚星,你别这么想!你们是我最重要的人!我只是……只是需要权衡。这太突然了。”
“权衡?”林晚星苦笑了一下,“怎么权衡?用辰辰的成长,用我的事业,去权衡你一篇可能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吗?”
这话有些尖锐,甚至不公平,但却是她此刻真实心境的流露。她感到一种被置于天平一端、等待被衡量的巨大不安。
谈话陷入了僵局。他们都深知对方的梦想和付出,也深知这个选择背后的残酷。这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两条截然不同、却都充满诱惑和代价的人生路径,在此刻无情地交叉在了一起。选择任何一条,都意味着对另一条的放弃和伤害。
那天晚上,他们背对背躺着,中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鸿沟。谁也没有睡着,各怀心事,听着彼此并不平稳的呼吸声,以及窗外偶尔驶过的车辆声。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那封邮件像一个幽灵,盘旋在公寓的每个角落。陆辰轩变得沉默寡言,常常对着电脑或窗外发呆,回复邮件的截止日期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林晚星则更加拼命地投入工作,似乎想用忙碌来麻痹自己,但效率低下,时常走神。他们避免谈论这个话题,但回避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煎熬。
交叉的路径已然显现,抉择的岔路口冰冷而清晰。无论转向哪一边,都注定是一场艰难的心灵跋涉。而这一次,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前程,更是整个家庭未来的航向。风暴,在宁静的表象下,悄然积聚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