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志愿博弈(1 / 2)

678分的喜悦,如同盛夏的骤雨,来得猛烈,去得也迅速。当激动的泪水被擦干,当亲朋好友的道贺电话渐渐稀疏,现实而严峻的课题便赤裸裸地摆在了林晚星和她的家庭面前——如何填报志愿。这本该是甜蜜的抉择,却因分数背后所代表的、与陆辰轩之间依然存在的差距,而蒙上了一层复杂的阴影。

晚饭后,家里的气氛从庆祝模式切换成了严肃的“战略研讨会”。母亲将打印好的厚厚一摞《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和近三年各高校在省的录取分数线摊在茶几上,戴上了老花镜。父亲也特意提前下班回家,坐在沙发上,眉头微蹙。

“星星,考得这么好,爸妈真为你高兴。”母亲先开了口,语气欣慰,却带着谨慎,“但现在才是关键,志愿填不好,再高的分也白搭。”

林晚星点点头,手心有些冒汗。

“咱们得务实一点。”父亲指着指南上p大的页面,“你这个分,够得上p大的提档线,但想选它的王牌专业,比如金融、计算机,风险很大,很可能被调剂到冷门专业。”他又翻到另一页,“但如果你报省里最好的985,比如h大,专业可以随便挑,电气、通信这些工科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又稳当。”

母亲附和道:“你爸说得对。女孩子家,求稳最重要。h大离家又近,我们也好照应。没必要非去挤北京上海那种地方,竞争太激烈,生活成本也高。”

他们的话,像一盆温水,慢慢浇熄了林晚星心中那点因高分而燃起的、对更广阔天地的向往之火。父母的分析是理性的,是基于对她未来安稳人生的考量。p大、F大这些名字固然耀眼,但专业调剂的阴影和异地求学的未知,确实令人畏惧。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脑海中浮现的却是陆辰轩那张718分的成绩单,以及他提到的“共同选择的可能性”。如果她选择了省内的h大,那他们之间,将不再是同一个城市的不同校区,而是相隔千里的两座城。

“我……我想再看看北京上海的学校。”林晚星鼓起勇气,声音不大却清晰。

父母对视一眼,母亲叹了口气:“星星,妈知道你的想法。小陆同学考得那么好,肯定是要去顶尖学府的。但你不能因为他,就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啊!万一滑档了,或者专业不理想,后悔一辈子!”

“我不是因为他……”林晚星试图辩解,但声音虚弱。她无法否认,那个身影是她勇气的重要来源。

“感情是感情,前途是前途。”父亲语气加重,“现在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你必须为自己负责!”

家庭的会议不欢而散。林晚星把自己关进房间,心里乱成一团麻。父母的担忧像沉重的枷锁,而心底那个想要追随、想要并肩的念头,却又如此强烈地灼烧着她。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和撕裂。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了。是陆辰轩发来的消息,简单直接:

“方便通话?”

林晚星像抓住救命稻草,立刻拨通了他的电话。

“怎么了?”他敏锐地听出她声音里的低落。

林晚星将父母的顾虑和自己的挣扎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说到最后,声音带上了哽咽:“……他们说的有道理,可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他冷静的声音:“把p大、F大、Z大近三年在你省招生的专业和分数线发给我。”

林晚星依言照做。很快,电话里传来他快速翻阅资料和敲击键盘的细微声响。他没有立刻给她建议,而是在进行快速的数据分析和比对。这种他特有的、解决问题式的专注,奇异地安抚了林晚星焦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