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约十分钟,他的声音再次响起,条理清晰:“你的分数,报p大的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有较高把握,这些专业虽是冷门,但平台顶尖,利于长远发展。F大的经管类擦边,风险中等。Z大的工科选择较多,较为稳妥。”
他顿了顿,继续道:“关键在于专业梯度填报和是否服从调剂。如果你能接受基础学科,冲p大是优选。如果坚持热门工科,Z大更保险。”
他的分析完全基于数据和她的实际情况,剔除了所有情感因素,像一台精密的计算机。这让林晚星反而冷静下来。
“那……你呢?”她小心翼翼地问出最关键的问题,“你家里……对你有什么期望?”
电话那头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比刚才分析数据时更长。这沉默让林晚星的心提了起来。
“家里希望我报p大的光华管理学院,或者t大的计算机。”他终于开口,语气平淡,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光华管理学院!计算机!这些都是金字塔尖的专业,与他718分的成绩完美匹配,也是世俗意义上最光明的坦途。林晚星的心沉了下去,果然……差距依然存在,而且体现在更具体的、关乎未来职业道路的选择上。
“那……很好啊……”她勉强说道。
“但我的兴趣不在此。”陆辰轩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更倾向于p大的物理学院,或者元培学院。”
物理!元培!这选择更符合他一贯的学术气质,但也意味着可能偏离家族期待的“康庄大道”。林晚星愣住了,她没想到,看似一路坦途的陆辰轩,也面临着来自家庭的内在博弈。
“你父母……会同意吗?”她担忧地问。
“需要沟通。”他简略地回答,没有多说,但林晚星能想象到他将面对的压力。他话锋一转,回到了她的问题上:“所以,你的选择,不应以我的去向为唯一标准,而应基于你自身的兴趣和风险承受能力。但……”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了几分,却异常清晰:“如果你决定挑战p大或F大,我会选择北京。如果我们都选择更稳妥的方案,我会优先考虑与你同城的学校。”
这个承诺,他没有用激昂的语调,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林晚星心湖,激起万丈波澜。他这是在明确告诉她,在他的未来蓝图里,她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坐标轴!他愿意为了“在一起”的可能性,调整自己顶尖分数带来的、看似无限的选择权,甚至可能因此承担与家族期望冲突的压力!
“陆辰轩……”林晚星喉咙发紧,不知道该说什么。感动、心疼、还有巨大的压力交织在一起。
“别想太多。”他打断她,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先明确你自己的意愿。明天见面,我们详细分析每个选项的利弊。”
“好。”
挂了电话,林晚星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母的理性考量,陆辰轩的担当与支持,在她心中激烈交锋。她走到窗边,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成长意味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全部责任。这场志愿博弈,不仅关乎分数,更关乎勇气、信任和对未来的定义。
而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端的别墅书房里,陆辰轩刚刚结束与父亲的通话。电话里,父亲的态度比他预想的更为强硬,对“物理”和“元培”的选择表示了明确的不解和反对,要求他“慎重考虑家族期望和个人前途”。陆辰轩挂断电话,将手机扔在书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走到落地窗前,夜色中,他的表情冷峻,下颌线绷紧。面对家族的压力,他刚才对林晚星展现的镇定,背后是需要独自消化的巨大阻力。他知道,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