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175章 暗流汹涌 砥柱凝心

第175章 暗流汹涌 砥柱凝心(2 / 2)

“刑部一名侍郎,其族侄在魏博利用其影响力,包揽讼词,干扰地方司法……”

“御史台某御史,此前多次为河北某豪强转圜说情,收受厚礼……”

“甚至……门下省一名给事中,在审议有关河北漕运改革的敕书时,故意拖延,似有掣肘之意……”

这些被揪出的官员,背景各异,有的甚至是所谓的“清流”或“世家子弟”。杜丰的处理,依旧果断而冷酷。

贪墨者,革职查办,家产充公,流放边远;徇私者,视情节轻重,或贬谪,或罢黜;掣肘者,调离要害部门,明升暗降。杜丰毫不手软,他要借这个机会,彻底清洗官僚体系中那些阻碍改革、腐败无能的朽木,为新政的推行扫清道路,也为代宗皇帝,为自己,打造一个更高效、更忠诚的执行团队。

这场整顿,在朝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拍手称快,认为杜尚父雷厉风行,澄清吏治;也有人暗中非议,认为其手段酷烈,有揽权专断之嫌。但无论如何,经过这番洗礼,朝廷的政令运转,明显变得更加顺畅,反对新政的声音,至少在明面上,沉寂了许多。

---

在这内外紧逼、公务繁剧的间隙,杜丰也并非全然沉浸在权谋与政务的漩涡中。偶尔,他会在夜色深沉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尚父府。

府内,总有一盏灯为他亮着。

柳明澜会细心地为他备好清淡的夜宵,撤去他沾满尘土的官袍,换上舒适的常服。她很少主动询问朝堂之事,只是静静地陪着他,或者说些“兴业社”在协助新政、筹建水师过程中的趣闻,又或者,带着温柔的笑意,提及他们年幼的儿子杜承志今日又学会了几个字,或是问了什么令人捧腹的稚语。

“夫君,志儿今日问我,‘尚父’是何官职,比宰相还大吗?”柳明澜一边为杜丰布菜,一边含笑说道。

杜丰闻言,冷峻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丝暖意,疲惫似乎也消散了几分。他伸手轻轻握住柳明澜的手,低声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府中内外,还有‘兴业社’那么多事务……”

柳明澜摇摇头,反握住他的手,目光坚定而温柔:“比起夫君肩上所负的江山社稷,我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只要你平安顺遂,志儿健康成长,我便心满意足。”

在这权力顶峰的孤寂与沉重中,柳明澜和幼子,成了杜丰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慰藉,也是他稳固的后方。这份温情,如同磐石缝隙中生长的细草,顽强地维系着他作为“人”的情感,而不至于完全被“尚父”的身份所吞噬。

与此同时,凌素雪的身影,更多时候如同融入阴影的利刃。她忠诚地执行着杜丰的一切指令,无论是监察百官,还是清除异己。她与杜丰的交流,多在深夜的书房,简洁、高效,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但杜丰能感觉到,经历过于阗生死与这些年风雨相伴,他们之间已建立起一种超越上下级的、绝对信任的默契。她是他在暗处的眼睛和手臂,是他最锋利的武器。

河北新政在砥砺中深化,朝廷吏治在震荡中革新,而杜丰本人,则在家庭的温情与暗卫的忠诚拱卫下,如同中流砥柱,凝练着心神,积聚着力量。他知道,河北的初步平定只是开始,西域的吐蕃、北方的回纥、乃至朝堂之上潜在的反对势力,都在暗中窥伺。他不能有丝毫松懈。

帝国的航船,正行驶在改革与守旧、开拓与内耗交织的激流之中。而杜丰,这位被尊为“尚父”的掌舵者,正以他的智慧、魄力与坚韧,引领着这艘巨轮,破开重重迷雾,坚定不移地驶向那未知而充满希望的未来。暗流汹涌,方显砥柱之力;凝心聚力,方能开创盛世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