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138章 陌刀寒芒 谏言惊雷

第138章 陌刀寒芒 谏言惊雷(2 / 2)

就连郭子仪,也微微蹙眉,他虽欣赏杜丰之才,但此事关乎各方军镇的实际利益和自主权,他也不便轻易表态支持。

元载眼中闪过一丝冷笑,适时开口,语气看似公允:“杜参政强军之心,日月可鉴。然军国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统一规制固然有其好处,但亦需考虑边镇实际情况与应急之需。是否可先择一两样非核心军械试行,待观成效,再行定夺?”

他再次祭出了“徐徐图之”的法宝,意图将杜丰这更具颠覆性的提议化解于无形。

面对众人的质疑,杜丰却并未退缩。他目光扫过在场将领,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诸位将军所虑,无非‘及时’与‘合用’二字。然杜某请问,是偶尔等待精良统一的军械更为有利,还是常年使用粗劣不一、临阵易损的武器更能保全将士性命、克敌制胜?”

他不等众人回答,继续道:“至于应急之需,朝廷可于战略要地设立大型武库,储备标准制式军械,一旦边镇有急,可迅速就近调拨,岂不比各军自行缓慢打造更为高效?且统一规制后,零件通用,战场损毁之器械亦可拆配维修,岂非大大提升持续作战能力?”

他句句在理,直指要害,将反对者的理由一一剖析破解。那朔方老将张了张嘴,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话语反驳。

肃宗高坐御榻,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面露沉思。他深知军队是帝国的根基,军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杜丰的建议,无疑能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提升整体战力,这符合他的根本利益。但同样,他也清楚此举必然会触动军中固有的利益格局。

“杜卿所言,确有道理。”肃宗缓缓开口,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军械乃将士手足,确应精益求精。然诸将所虑,亦非虚言。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他再次采用了拖延策略,但语气中,对杜丰提议的倾向性已隐约可见。“军器总监”之议,虽未立刻推行,却如同一颗种子,深深植入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中。尤其是那些有远见的将领,开始真正思考统一制式军械可能带来的巨大优势。

退殿之后,杜丰与郭子仪并肩而行。

郭子仪看向杜丰,目光复杂,最终化作一声轻叹:“子谦啊,你总是能提出这些……惊世骇俗之策。此议若成,功在千秋。然其中艰难,你可想清楚了?”

杜丰神色平静,目光却坚定如铁:“郭公,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若只因艰难便畏缩不前,我大唐何时才能真正中兴?有些荆棘,总要有人去趟平。”

郭子仪默然片刻,拍了拍杜丰的肩膀:“好自为之。军中……也并非铁板一块。”言罢,转身离去。

杜丰明白郭子仪的提醒。军中的阻力,会比朝堂上更加直接和猛烈。但他更清楚,唯有掌握更强大、更听命于中央的武力,才能支撑起他后续所有的改革蓝图,才能应对未来可能的内外挑战。

陌刀的寒芒,不仅映照战场,也开始映照这长安城内的权力博弈。杜丰以军械标准化为切入点,正式吹响了向帝国最深层次积弊进攻的号角。这声惊雷,注定将在这承平未久的大唐朝廷,掀起更大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