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139章 帝心似海 情定风波

第139章 帝心似海 情定风波(1 / 2)

军械标准化之议虽未立即施行,却在朝野军中激起了千层浪。杜丰并未因阻力而气馁,反而更加勤勉地参与政事堂议事,将他那套融合了现代管理思维与古代实际的新政理念,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各项具体事务的讨论中。他条分缕析的数据支撑、着眼长远的规划,常常令一些习惯于按部就班的老臣暗自心惊,也让太子李豫对其愈发倚重。

然而,就在杜丰于朝堂之上初步站稳脚跟之际,一场关乎他个人命运的波澜,正悄然向他涌来。

这一日,内侍省监程元振亲至杜丰在崇仁坊的府邸传旨,并非公务,而是宣其入宫赴“家宴”。所谓家宴,即是皇帝与少数近臣或宗室的私密小聚,规格不高,却代表着一种亲近与恩宠。

杜丰心中微感诧异,但仍依制整装前往。

宴设于大明宫太液池畔的蓬莱殿,景致清幽。出席者除肃宗外,仅有太子李豫、一位年幼的皇子,以及两位杜丰不甚熟悉的宗室亲王。气氛看似轻松随意,但杜丰敏锐地察觉到,肃宗看向自己的目光,比平日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审视与……考量。

酒过三巡,气氛渐酣。肃宗似是不经意地提起:“杜卿年岁也不小了吧?记得你父杜甫公在世时,最是牵挂你的婚事。如今你功成名就,却仍孑然一身,岂不令朕与太子,也为你悬心?”

杜丰心中猛地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放下酒杯,恭谨答道:“劳陛下挂念。臣此前忙于军务,无暇顾及私事。且先父新丧未久,臣……实无心于此。”

“诶,孝心可嘉,然成家立业,亦是人之常情,更是稳固之道。”肃宗摆了摆手,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朕之幼女升平,年方及笄,性情温良,朕观与你,倒是般配。”

升平公主!

此言一出,席间瞬间安静下来。太子李豫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恢复如常。那两位宗室亲王则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杜丰只觉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尚公主,成为驸马都尉,对于绝大多数臣子而言,是无上的荣宠,意味着一步登天,与皇室捆绑,享尽富贵。然而,对于志在推行新政、手握实权的杜丰而言,这却可能是一道温柔的枷锁。

驸马身份尊贵,却往往被排除在核心权力圈之外,成为闲散勋贵。更重要的是,一旦尚主,他与柳明澜之间,将再无可能。那个在他微末时便倾力相助,与他并肩作战,将“兴业社”打理得蒸蒸日上,早已融入他事业与生命的女子……

电光火石间,杜丰心念急转。他不能直接拒绝,那是对皇权的巨大冒犯。但他更不能答应,那将违背自己的本心与规划。

他离席,躬身至地,语气沉痛而恳切:“陛下天恩,臣感激涕零,铭感五内!升平公主金枝玉叶,臣一介武夫,出身微寒,实不敢高攀,恐辱没了公主殿下。且先父遗愿,曾言盼臣寻一知书达理、能持家业之寻常女子,安稳度日。臣……臣实不敢忘怀先父之言,恳请陛下体谅臣之愚孝与惶恐!”

他将理由归结于“不敢高攀”和“遵守父训”,既表达了拒绝之意,又将姿态放得极低,给皇帝留足了颜面。同时,提及“持家业之寻常女子”,亦是在隐晦地表达自己的倾向。

肃宗脸上的笑容淡去了几分,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殿内气氛陡然变得凝滞。他自然听出了杜丰的推脱之意,心中掠过一丝不悦。他提出尚主,既有施恩笼络之意,也未尝没有借此将这位能力超群、又与太子过从甚密的功臣,以姻亲方式牢牢控制在手中的打算。

太子李豫见状,连忙打圆场:“父皇,杜师至孝,人所共知。且婚姻大事,确需慎重。不若容杜师些时日,细细思量?”

肃宗瞥了太子一眼,又看了看伏在地上、姿态恭谨却意志坚定的杜丰,半晌,才缓缓道:“既然你心有顾虑,朕也不强人所难。此事……容后再议吧。起来,继续饮酒。”

“谢陛下隆恩!”杜丰再拜,这才起身归座,背后已是冷汗涔涔。他知道,这一关只是暂时渡过,皇帝心中的芥蒂,恐怕已然种下。

这场“家宴”最终在不甚自然的气氛中结束。

杜丰回到府中,心情沉重。他立刻修书一封,将今日宫中之事,简要告知了仍在凉州统筹商务的柳明澜。他并未过多描述自己的艰难,只言“陛下有意赐婚,丰已婉拒,然圣意难测,京中局势复杂,盼卿珍重,一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