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76章 砺剑北望,星火连营

第76章 砺剑北望,星火连营(1 / 2)

蜀中的天,彻底晴朗了。

崔圆的黯然退场,如同搬走了压在蜀中官场上最后一块顽石。杜丰以雷霆手段清洗了崔圆余党,同时并未大肆株连,对许多原本依附崔圆、但能力尚可或及时转向的官员,给予了留任观察的机会。这一手“恩威并施”,使得权力过渡平稳而迅速,蜀中军政体系前所未有地高效统一起来。苏瑾正式被擢升为节度副使,总揽日常政务;柳明澜执掌的“兴业社”与官府绑定更深,成为事实上的经济命脉掌控者;而凌素雪虽远在长安,其统领的“察事司”权威却因内部肃清的功绩而愈发巩固。

内部既安,杜丰的目光再无阻滞,坚定地投向了北方烽火连天的战场。灵武朝廷那份带着猜忌与索取意味的诏书,以及史思明磨刀霍霍、意图西进的紧急军情,如同两道催征的号角,让他无法再安坐于成都的节堂之内。

蜀中:整军经武,砺剑北望

节度使府的校场上,杀声震天。新编练的“砺锋营”兵士,身着统一制式的玄色军服,队列严整,操练着刺、劈、格、挡的基本动作,眼神中已褪去新兵的稚嫩,多了几分坚毅与悍勇。他们大多是从流民、农户中选拔出的青壮,深知是杜丰给了他们安身立命之所,更给了他们报仇雪耻、博取功名的机会,士气极为高昂。

而在校场一角,则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肃杀、沉重,甚至带着一丝令人心悸的压抑。百余名身材异常魁梧雄壮的士卒,赤裸着上身,露出古铜色皮肤和虬结的肌肉,他们手中持有的,并非寻常刀枪,而是柄长刃阔、寒光耀眼的——陌刀!

“起——!”统领赵铁柱声如炸雷。

“哈!”百余名陌刀手齐声暴喝,声浪滚滚。随着命令,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沉重的陌刀被稳稳端起,刀尖斜指向前上方,瞬间形成了一片令人窒息的金属森林。阳光照射在冰冷的刀锋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进——!”

“轰!轰!轰!”陌刀手们踏着沉重而统一的步伐,如墙而进。每踏一步,地面似乎都在微微震颤。那凝聚在一起的杀气,仿佛实质般弥漫开来,让远处观摩的其他营队兵士都感到一阵胆寒。

“斩——!”

又是一声令下,百柄陌刀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同时奋力劈下!那气势,仿佛面前即便是铜墙铁壁,也要被一举劈开!

杜丰与苏瑾、柳明澜等人站在点将台上,默默注视着这一幕。即便是早已知道陌刀威力的杜丰,亲眼见到这百人队演练的声势,心中也不禁震撼。这便是他准备用来对抗甚至碾压叛军乃至回纥铁骑的王牌!

“主公,陌刀都初具战力,然耗资巨大,且对士卒体魄要求极高,难以大规模扩充。”赵铁柱演练完毕,快步上台禀报,脸上混杂着自豪与一丝忧虑。

杜丰颔首:“无妨。兵贵精不贵多。此陌刀队,便是破阵摧锋的尖刀,关键时刻,一都可抵一军!物资补给,你无需担忧,柳娘子会全力保障。”他看向柳明澜。

柳明澜微笑着点头:“赵将军放心,兴业社名下所有工坊,优先供应陌刀都所需。只是,如此利器,须用在最关键处。”

“这是自然。”杜丰目光深邃,“如今蜀中内患已除,我军心可用,粮械渐足。灵武催促进兵,史思明蠢蠢欲动,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转向苏瑾:“拟令:以‘砺锋营’为主力,抽调各州府精兵,组建‘北援行营’,由我亲自节制。命赵铁柱陌刀都随行。另,着令张顺,‘纸鸢’队主力随军行动,负责战场遮蔽、情报侦查与敌后扰乱。”

“主公要亲征?”苏瑾略显担忧。主帅亲临前线,风险极大。

“非亲征不足以激励士气,非亲临不足以把握战机。”杜丰语气坚决,“蜀中大局,交由你与明澜,我方能放心。再者……”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我也该去北方看看,看看那片被胡尘蹂躏的土地,看看那些还在浴血奋战的将士。”

他知道,一直偏安蜀中,纵然能打造一个世外桃源,也无法真正赢得天下人心,更无法实现他“挽天倾”的抱负。他必须走出去,将自己的旗帜,插到抗击叛乱的最前沿。

灵武:博弈与交换

杜丰决定北上的消息,以及其组建“北援行营”的详细计划,很快便以奏章形式送达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