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乃翁,大唐中兴了! > 第56章 名动天下,根基初奠

第56章 名动天下,根基初奠(2 / 2)

他走到新绘制的蜀中地图前,手指点向几个关键位置:“当前要务,非是急于扩张,而是‘深耕’与‘固本’。”

“第一,‘以工代赈’需从成都周边,推广至剑南道各主要州县。不仅要修水利,还要筑路、架桥、垦荒。我们要借此,将蜀中的经济命脉和人力资源,更深地与我们绑定。此事由明澜总揽,柳家商业网络配合,务必落到实处,惠及百姓,方能根基牢固。”

柳明澜郑重点头:“我已拟定章程,可联合各地信誉良好的商号与士绅,成立‘蜀中兴业社’,以股份制形式,共同推进各项工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 她已迅速将现代商业理念与古代实际情况结合。

“第二,‘砺锋营’需化整为零,以‘护路队’、‘巡堰使’、‘剿匪团’等名义,分散派驻至各工程要地和关键州县。明为维护地方,暗中则负责选拔、训练新兵,监控地方动向,铺设我们的情报和力量网络。雷万春将军需统筹全局,严明军纪,宁缺毋滥。”

“第三,” 杜丰看向苏瑾,“‘隐刃’与‘纸鸢’需加速整合与扩张。利用我们新获得的官方身份和柳家商路,将情报网络不仅覆盖蜀中,更要向长安、洛阳、江淮乃至河北延伸。重点监控史思明残部动向、朝廷(灵武与‘行在’)内部纷争,以及……永王李璘的动静。凌素雪和张顺恢复后,可负责北方情报线的重建与拓展。”

苏瑾肃然领命:“属下明白。‘蜀江纸’和新的密码体系已开始应用,信息传递安全性与效率大增。”

“第四,” 杜丰最后说道,语气格外凝重,“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财源,不能完全依赖柳家或官方拨付。‘蜀江纸’的改良与量产要加快,此物一旦推广,利润惊人。此外,蜀中盐铁茶丝,我们亦可借助‘兴业社’和官方身份,逐步参与,但需循序渐进,避免与旧有势力激烈冲突。”

他这一系列安排,条理清晰,目光长远,并非急于争权夺利,而是着眼于构建一个稳固的、可持续的根基。权力、财力、军力、情报力、民心,五根支柱,正在他的谋划下,于蜀中这片土地上悄然生根发芽。

柳明澜看着侃侃而谈、目光深邃的杜丰,心中充满了骄傲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眼前的少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在长安诗会上初露锋芒的神童,而是一位真正开始执棋布局、胸怀天下的雄主胚子。

“杜郎,你……真的与以往不同了。”她轻声叹道。

杜丰转过身,握住她的手,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是坚定:“乱世逼人成长。我只是不想让我们在乎的人,在乎的这片土地,再经历更多的苦难罢了。”

名动天下,是机遇,更是考验。杜丰没有被盛名所惑,反而更加沉着地将注意力投向内部,投向基础,投向那支撑起未来所有宏图伟业的根基之地。他知道,安史之乱的烽火还远未平息,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方。唯有将蜀中真正打造成铁打的营盘,他才能进可挥师北伐,平定天下,退可保境安民,延续文明的火种。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太原的捷报,如同一声号角,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由他——穿越者杜丰,亲手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