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皂坊的火爆,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西市激起了层层涟漪。这涟漪不仅荡漾在排队百姓的笑脸上,更波及了周边的商铺,让整条街都跟着热闹起来,仿佛一夕之间被注入了新的活力。青石板路上的脚步声比往日密集了数倍,空气中除了香皂的芬芳,还多了几分商机涌动的气息。
皂坊对面的王记木盆铺,老板王木匠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中等身材,肩膀宽阔,一双布满老茧的手粗糙却灵活,那是常年与木头打交道留下的印记。他手艺精湛,在西市小有名气,做的木盆不仅结实耐用,还比别家的轻便几分。为人也活络,见人三分笑,生意一直过得去。
这些天,他每天坐在铺子门口的竹椅上,手里拿着个小茶壶,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对面皂坊门前排成长龙的队伍,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的。起初是羡慕,看着人家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铜钱哗哗地进账,自己店里却冷冷清清,偶尔有个顾客进来,也只是问问价就走了,心里不是滋味。
可看着看着,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突然一拍大腿,竹椅被他拍得 “咯吱” 一声响,他猛地站起身,眼里闪过一道精光,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对啊!买了香皂得有盆子洗啊!” 王木匠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随即一阵风似的冲进了后堂。
他连夜点燃了三盏油灯,昏黄的灯光将后堂照得亮堂堂的,他的身影在工作台前忙碌着,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刨子在梧桐木板上飞速滑动,发出 “沙沙” 的声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木屑像雪花一样飞舞,落在他的肩头、发间,甚至钻进了他的衣领里,他却浑然不觉。
王木匠挑选的梧桐木是他前几天刚进的货,都是上好的料子,纹理细腻,色泽温润,用指甲轻轻一划,就能留下一道浅浅的印记。这种木材质地细腻,不易渗水,还带着淡淡的木香,最适合做木盆。他先将木板用清水浸泡了半个时辰,让木材充分吸水,这样做出的木盆不易开裂。
然后,他用墨斗在木板上弹出线条,确定木盆的大小和弧度,再用锯子小心翼翼地将木板锯成合适的形状。锯子拉动时发出 “吱呀” 的声响,他屏气凝神,眼睛紧紧盯着线条,丝毫不敢偏差。接着,他用刨子将木板的边缘刨得光滑圆润,又用砂纸反复打磨,直到木板摸上去像婴儿的皮肤一样细腻。
一夜未眠,当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曦透过窗户照进后堂时,一批小号木盆终于新鲜出炉了。这些木盆比寻常的洗衣盆小了一圈,直径约莫一尺,刚好能放进两个人的手,深度也恰到好处,不会让水溅出来。盆沿被打磨得光滑圆润,用手摸上去丝毫没有硌手的感觉。
最妙的是,王木匠用刻刀在盆沿上精心刻了 “洗皂专用” 四个字,字体虽算不上工整,却一笔一划透着认真,笔画之间还带着几分俏皮的弧度。字的旁边,他还刻了几朵简单的浪花图案,浪花的线条流畅自然,仿佛真的在涌动,为木盆增添了几分雅致。
王木匠小心翼翼地将木盆搬到铺子门口,摆了个显眼的摊子,每个木盆都用清水冲洗干净,还特意用布擦得锃亮,在晨曦中泛着温润的光泽。他自己则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蓝布衫,衫子是新做的,领口和袖口都浆洗得笔挺,他站在摊子前,深吸一口气,扯开嗓子吆喝起来:“洗皂专用木盆嘞!刚做的新盆,用新盆洗皂,泡沫多,还不沾油污!比普通木盆就贵两文钱,划算得很!”
他的声音洪亮,像敲锣一样,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排队买香皂的百姓。起初,百姓们只是好奇地围过来看,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这木盆看着倒精致,就是贵了两文钱,值当吗?”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汉摸着下巴问道,眼神里满是犹豫。
“就是,普通木盆也能用,何必多花这两文钱。” 旁边一个妇人附和道,她手里还提着刚买的蔬菜,显然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王木匠不慌不忙,脸上依旧带着笑容。他从旁边拿起一块试用品香皂,又端来一盆清水,先在新木盆里倒了点水,将香皂在盆沿上擦了几下,然后用手轻轻一搓,顿时起了丰富的泡沫,白色的泡沫像棉花一样堆积起来,散发着淡淡的茉莉香。他将手在盆里涮了涮,盆底依旧干干净净,一点油污都不沾。
接着,他又拿起一个普通木盆,用同样的方法试了试,虽然也能起泡,但盆底明显有些油腻的痕迹,用水冲了好几遍都没冲干净。
“大家瞧见没?” 王木匠举着两个盆给大家看,声音里带着几分得意,“这新盆专门为洗皂做的,木材用特殊方法处理过,不容易挂油,用着干净还省皂!两文钱买个干净省力,多值啊!”
这一下,百姓们动心了。买了香皂的人,想着既然花了钱买好皂,也不差这两文钱买个好盆,用着顺手;没买香皂的人,也想着先把盆买回去,等买了香皂正好能用,省得到时候再跑一趟。一时间,买木盆的人排起了小队,队伍虽然不长,却源源不断。
“给我来一个!” 一个刚买了香皂的妇人说道,她提着布包,看着新木盆眼里满是喜欢,伸手摸了摸盆沿,“真光滑,比我家那个旧盆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