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作坊里的新课题(2 / 2)

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有装着硫磺的陶罐,有盛着硝石的琉璃瓶,还有他之前画的香皂制作设备图纸,此刻那些图纸仿佛活了过来,上面的线条在他眼前跳跃着,组成了一台台运转的机器。

“快!给我取十斤芝麻籽油,再弄五十斤草木灰来!要刚烧出来的,还带着热气的那种!” 李杰对守在实验室的小吏赵文喊道,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尾音都有些发颤。

赵文不敢怠慢,连忙跑出去吩咐。不一会儿,两个学徒抬着一个半人高的大陶罐进来,罐口用红布盖着,掀开时,一股浓郁的芝麻香扑面而来,罐里的油清澈透亮,像融化的琥珀,油面上还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那是油脂天然的皂化物。另一个学徒则扛着一麻袋草木灰,灰黑色的粉末从麻袋缝里漏出来,在地上撒了一路,像一条蜿蜒的小蛇。

李杰先将草木灰倒进一个大陶盆里,那陶盆是他特意让人烧的,内壁光滑,能减少碱水残留。他拿起水瓢,一勺勺往里面加水,草木灰遇水立刻变得浑浊,黑色的粉末在水里翻滚、沉淀,像一锅浓稠的墨汁。“得过滤出澄清的碱水。” 他想起现代化学课上学的知识,找来一块细密的棉布,那是他让人用经线纬线都加密过的,连细沙都漏不下去,他将棉布蒙在另一个陶盆上,用绳子勒紧,然后将浑浊的草木灰水缓缓倒进去。

清澈的液体透过棉布滴落在陶盆里,带着淡淡的黄色,像稀释后的蜂蜜,这就是含有天然碱的溶液。李杰用干净的竹片蘸了一点,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抿了抿,一股尖锐的苦涩味立刻刺得舌尖发麻,连舌根都跟着发木,他却满意地点点头 —— 这碱度,足够了。

接下来是混合油脂和碱水。他将五斤芝麻籽油倒进一个铜锅里,那铜锅是皇家冶铁监特制的,锅底薄而均匀,导热性极好。然后他慢慢倒入过滤好的碱水,用一根枣木做的木桨开始搅拌。可不管他怎么搅,油脂和碱水都像两个闹别扭的孩子,始终泾渭分明,浅黄色的油脂浮在上面,带着光泽,澄清的碱水沉在

“怎么回事?” 李杰皱起眉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到下巴,滴落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深色。他明明按照配方来的,比例也没错,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哪里弄错了?他停下搅拌,盯着铜锅里的混合物发呆,脑子里像有无数个齿轮在转动,飞速回忆着皂化反应的原理 —— 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生成醇和羧酸盐…… 对了!反应条件!

“皂化反应需要加热……” 一个念头突然像闪电般划过脑海,他恍然大悟,“对了!得加热搅拌!油脂和碱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加热才能破坏油脂的分子结构,促进反应进行!”

他连忙让人在铜锅来,像一条红色的舌头,温柔地舔舐着锅底。随着温度升高,锅里的油脂开始微微晃动,像融化的黄油,散发出越来越浓郁的芝麻香,那香味钻进鼻孔,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李杰握着木桨,不停地顺时针搅拌,手臂很快就酸得抬不起来,像是灌了铅,肩膀也跟着隐隐作痛。汗水顺着额角流下,滴进铜锅里,溅起细小的油花,瞬间就消失了。他换了只手继续搅,目光紧紧盯着锅里的变化,看着油脂和碱水从分层到渐渐融合,颜色从浅黄变成乳白,又从乳白变成浅褐。

一个时辰过去了,太阳从工坊的东边移到了正中,锅里的混合物渐渐变得黏稠,像熬到火候的糖浆,能拉出细长的丝。李杰累得几乎虚脱,胳膊酸痛得像是要断了,手腕转动时发出 “咯吱” 的响声,但他看着锅里的变化,脸上露出了笑容 —— 这正是皂化反应成功的迹象!

“差不多了。” 他示意学徒熄灭火,用布垫着锅底,将铜锅端下来,然后将锅里的混合物倒进几个铺着棉布的木盒里,木盒是他按模具做的,长一尺,宽五寸,正好能切成方便握持的大小,“让它慢慢凝固,明天应该就能成型了。”

学徒们好奇地围过来看,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像一群探头探脑的鹅。最小的学徒王小五忍不住问:“大人,这黑乎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啊?看着黏糊糊的,跟熬坏了的浆糊似的,能有什么用?”

李杰笑了笑,用布擦了擦手上的油污,神秘地说:“等明天你们就知道了。这东西啊,能让你们手上的老茧都变得光滑。” 他心里清楚,这看似不起眼的糊糊,即将开启大唐生活用品的新时代,就像当初的贞观犁,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掀起新的浪潮。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