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也暗自点头。他穿越前在农科院时,就做过植物油脂的润滑和防腐实验,深知植物油脂有天然的润滑和防腐作用,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摩擦和氧化。只是他没想到,武媚娘竟能想到将芝麻香油用在新犁上。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比送金银珠宝实用得多 —— 农户们最在意的就是农具的寿命,能多撑一年,就等于多赚一年的粮食,多一份生活的保障。
正琢磨着,一个小吏匆匆从外面跑进来,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手里举着一张纸条,气喘吁吁地说:“大人,渭南…… 渭南传来消息,说有农户的新犁因为连日使用,犁轴都磨坏了,问能不能派人去修。”
李杰眼睛一亮,拿起旁边的两瓮香油,对小吏说:“正好,你带着这两瓮香油去渭南,让农户们按此法保养新犁。告诉他们,这香油不仅能润滑,还能防腐防蛀,让他们好好利用。”
他又转身对正在记录新犁改进数据的文书说:“把芝麻香油的用法详细记下来,添到《贞观犁保养手册》里 —— 就写‘每半月以芝麻香油涂擦铆钉、犁轴等活动处,可增寿半载,减少磨损,防蛀防腐’。”
文书连忙拿起笔,在手册上认真记录着,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三日后,渭南的农户就传来了反馈。张老汉特意让人捎来一封信,信是用粗糙的麻纸写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满满的喜悦。信里说,涂了香油的新犁不仅转动灵活,连犁铧都像是更锋利了些,“前日耕那片硬地,竟比没涂油时省了三成力气,老牛都轻快多了!” 更让他惊喜的是,有户人家的犁梢原本生了点霉斑,涂油后没几日,霉斑竟自行消退了,木头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芝麻香。
消息传回司农寺,工匠们纷纷效仿。有个年轻工匠试着将香油与之前研制的防锈漆混合,发现漆膜的韧性竟增加了不少,用指甲使劲划都划不出痕迹,而且干得更快,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
李杰看着那罐混合了香油的防锈漆,心中忽然明白了武媚娘这 “贺礼” 的深意 —— 她不仅是在示好,更是在不动声色地展示自己的价值。她借着新犁推广种植芝麻,再用芝麻香油反哺新犁保养,形成了一个巧妙的循环,既讨好了李世民(毕竟新犁是朝廷主推的),又卖了人情给他,还悄悄扩大了自己的芝麻种植和榨油产业,真是一举多得。
傍晚时分,李杰让人挑了两具保养得最好的新犁,这两具犁的犁身光洁,铆钉紧实,转动灵活,一看就知道是用心保养过的。又装了些新收的粟米,粟米颗粒饱满,金黄圆润,是今年关中最好的收成。他让人将这些东西送到香露坊,还附上了一张回帖,回帖上只写了八个字:“香油润犁,功在农桑。”
而此时的香露坊里,武媚娘正临窗而立。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宫装,裙摆上绣着细小的芝麻花图案,乌黑的长发松松地挽了个发髻,只插了一支珍珠簪子。她手里把玩着一支芝麻秸秆,秸秆上还残留着几颗干瘪的芝麻。听到李杰回礼的消息,她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得意,又有几分深意。
“看来李大人是个明白人。” 她对身边的侍女说,侍女穿着一身青色的襦裙,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漆盘,“去,把那坛新榨的黑芝麻油封好,明日送到东宫去 —— 就说,是给太子殿下抄书时润笔用的。”
侍女有些不解,皱着眉头说:“娘娘,太子殿下不是刚被陛下禁足了吗?每日只能在东宫抄书思过,送这香油去,他也用不上啊。”
武媚娘将手中的芝麻秸秆扔进旁边的香炉里,秸秆遇火,“腾” 地窜起一簇火苗,带着芝麻的焦香弥漫开来。她淡淡一笑:“越是失意时,才越要让人记着好处。太子现在虽然失势,但毕竟是国之储君,将来的事,谁又说得准呢?”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司农寺的方向,“这新犁能让芝麻增产,这香油能让新犁延寿,这世间的事啊,从来都是环环相扣的,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侍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转身去准备香油了。武媚娘则继续临窗而立,眼神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棋局。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