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西市的香露坊近来格外热闹,往来的客人络绎不绝,比往日多了近三成。坊门前悬挂着一块崭新的木牌,上面用金粉写着 “新榨芝麻香油,润犁佳品” 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不仅因为新出的芝麻香油成了农户争抢的宝贝,更因为坊里多了个奇怪的规矩 —— 每日酉时后就闭门谢客,伙计们都忙着往后院搬东西,有上好的檀木、晒干的玫瑰花瓣,还有些装在琉璃瓶里的透明晶体,引得路过的行人纷纷猜测。
这日午后,香露坊的账房先生老周,趁着送账目的功夫,悄悄溜到了司农寺。老周约莫五十多岁,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脸上布满了细密的皱纹,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他是李杰安插在西市的眼线,专管打探各行各业的动向,尤其是与新产业相关的消息。
老周刚进司农寺的门,就四处张望了一下,确认没人注意自己,才快步走到李杰的书房。他摘下头上的瓜皮帽,露出被汗水浸湿的头发,头发紧贴在头皮上,还冒着热气。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油纸包层层叠叠裹得很严实,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露出半块黑乎乎的东西,形状不规则,表面有些粗糙。
“李大人,您瞧瞧这个。” 老周压低声音,眼神里带着几分神秘和兴奋,他把油纸包放在桌上,推到李杰面前,“这是奴才从香露坊后院偷拿的,媚娘娘娘最近天天关在屋里捣鼓这玩意儿,不让外人看,连贴身的丫鬟都得离三丈远。”
李杰拿起那块东西,只觉沉甸甸的,入手微凉。他仔细观察,发现这东西表面虽然粗糙,但质地均匀,还带着股淡淡的花香,像是玫瑰和檀香混合的味道。他用手指掰了一小块下来,放在手心捻搓,发现质地坚硬却不脆,很有韧性。搓了一会儿,手心竟冒出些细小的泡沫,带着股清洁的凉意,洗去了手上的油脂。
他心中一动,这性状,竟和他记忆中的香皂有些相似!穿越前,他在农科院做实验时,经常用到各种清洁剂,对香皂的特性再熟悉不过了。
“娘娘是怎么弄出来的?” 李杰追问,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老周喝了口李杰递过来的凉茶,凉茶下肚,他才感觉舒服了些,缓了缓神,压低声音道:“奴才也是趁他们不注意,偷偷在窗外看了几眼。娘娘先是让伙计把芝麻香油倒进一个大铜锅里熬,那铜锅比咱家的水缸还大,底下用炭火慢慢烧,还往里面加了些石灰水,一边加一边用大木勺搅,搅得像浆糊似的,冒着泡泡。”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然后又让人把捣碎的香料扔进去,什么龙涎香、玫瑰花、茉莉花,还有些说不上名字的干花,一股脑都倒进去,继续搅和,直到搅匀了,就倒进一个个小木盒里,说是要‘凝脂’,让它自己变硬。”
“前几日凝出来的块子都是软塌塌的,像没熬好的浆糊,一拿就散,还沾手。” 老周又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娘娘发了好几回火,把好几个陶瓮都砸了,碎片溅得满地都是,吓的伙计们都不敢喘气。直到昨天,才弄出这硬实的块子,说是能‘去垢留香’,让丫鬟们试着洗手,洗得比皂角干净多了,手上还留着香味,娘娘这才露了点笑模样。”
李杰捻着那半块 “香皂”,指尖已经沾满了泡沫,他用水冲了冲,手指立刻变得干净清爽。他知道,这是典型的皂化反应 —— 油脂加碱(石灰水含氢氧化钙)能生成脂肪酸盐,也就是肥皂的主要成分。看来武媚娘是在榨油时偶然发现,芝麻香油与石灰水混合后会凝结,还能去污,这才动了研制固体香膏的心思。没想到她不仅有商业头脑,还有这等钻研精神。
“她还往里面加过别的东西吗?” 李杰问道,他想知道武媚娘的实验进展到了哪一步。
“加过!” 老周肯定地说,语气十分确定,“有次奴才看到坊里买了好多猪胰脏和羊胰脏,堆了半院子,说是要熬‘胰子膏’,结果熬出来的东西臭烘烘的,像坏了的肉,娘娘闻了直皱眉,二话不说,就让人全扔了,还把那个提议加胰脏的厨子打了二十大板。后来就只用芝麻香油和香料,说是要做‘香胰子’,专供达官贵人用,普通人还不卖呢。”
李杰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原本计划在贞观犁推广稳定后,就着手研制香皂 —— 这东西成本低、利润高,还能大大改善卫生条件,减少疾病传播,比胡椒和新犁更能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打开轻工业市场的绝佳突破口。没想到武媚娘竟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敢想敢做的劲头,抢先摸到了门路,这让他既意外又有些佩服。
“看来,下一个技术迭代的契机,已经出现了。” 李杰低声自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忽然意识到,武媚娘绝不仅仅是个懂权谋的后宫女子,她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敏感度,甚至不亚于朝中那些浸淫多年的老臣。她用新犁种芝麻,用芝麻榨油,再用油脂研制香膏,这环环相扣的产业链,竟隐隐有了现代农业与轻工业结合的雏形,这格局,确实不一般。
正思索着,老周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大人,奴才还听说,娘娘让人在坊里挖了个大池子,就在后院墙角,挖得可深了,说是要做‘冰窖’,冬天存冰,等夏天把这‘香胰子’存进去,免得天热化了,坏了品相。”
“冰窖?” 李杰眼睛一亮,心中暗赞武媚娘考虑周全。他之前就想过,香皂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夏天高温环境下容易融化,储存是个大问题。没想到武媚娘连这点都考虑到了,而且还想到了利用现有的资源 —— 长安的权贵夏天都爱用冰降温,香露坊本身就有储存香材的冰窖,稍作改造就能用来储存香皂,这成本可比他另起炉灶低多了,也省事多了。
“她打算什么时候推出这‘香胰子’?” 李杰问道,他想知道武媚娘的市场计划。
“听坊里的大掌柜跟伙计们闲聊时说,娘娘打算等过了年,新芝麻收上来有了充足的香油,再批量制作这‘香胰子’。现在这几块,是打算先送给宫里的娘娘们试用,要是能得她们说好,将来在长安权贵圈子里定能卖个好价钱。” 老周说着,又压低了声音,“奴才还听说,娘娘特意让人打了些银盒子,说是要给这‘香胰子’做包装,一个盒子里只放一块,瞧着就金贵得很。”
李杰拿起那半块 “香皂”,对着光线仔细看了看,只见它在光线下泛着淡淡的油脂光泽,质地比现代香皂粗糙不少,显然是工艺还不成熟的缘故。但这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了 —— 在这个连皂角都算奢侈品的时代,武媚娘能捣鼓出固体香膏,已经是跨时代的创举。
“她用的石灰水,是怎么弄的?” 李杰忽然问道。他知道,皂化反应的关键在于碱的浓度,石灰水的氢氧化钙含量不稳定,很容易影响成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