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 > 第198章 朝鲜的“火药桶”

第198章 朝鲜的“火药桶”(2 / 2)

“第一,安全缓冲区思维。中国历代政权,包括新生的人民政府,对东北方向的战略安全极为敏感。历史上,朝鲜半岛多次成为入侵中国的跳板。一旦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兵临鸭绿江,将直接威胁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和首都——北京的安全。这是北京绝对无法容忍的底线。”

“第二,革命激情与民族尊严。新中国建立在‘站起来’的民族自豪感之上,其领导层经历了长期革命战争,具有极强的意志力和‘不信邪’的精神。他们不会因为对手强大就在核心安全利益上退缩。公开的、大规模的‘外国军队’逼近边境,被视为对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严重挑战。”

“第三,对盟友的义务与意识形态因素。虽然中苏存在潜在矛盾,但在美国明确被视为共同敌人的情况下,北京有必要向莫斯科展示其作为共产主义阵营一员的可靠性。如果坐视朝鲜共产党政权覆灭,将严重损害其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声誉和地位。”

基于以上分析,他给出了关键判断:

“因此,我的评估是:如果联合国军的行动仅限于恢复三八线现状,中国大规模直接出兵的可能性较低,但会保持高度警惕和边境军事压力。但是——”

他加重了语气:

“一旦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试图武力统一朝鲜,将战火烧至中朝边境,中国出于上述安全、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综合考量,极大概率会以某种形式进行军事介入。这种介入可能不以国家名义,但规模绝不会小。他们可能会利用熟悉地形和擅长野战的优势,选择有利时机和地点,给予冒进的联合国军沉重打击。”

这个判断,与美国情报界几乎所有专家的乐观估计截然相反。报告在与会者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荒谬!中国人不敢!”

“他们拿什么和我们打?步枪和手榴弹吗?”

“陈顾问,你是否过高估计了北京的冒险意愿?”

质疑声此起彼伏。就连哈里森也面露凝重,显然,陈晓的这个预测太过惊人,风险也太高。

陈晓没有争辩,只是平静地重申了他的分析逻辑。“这是我的基于现有信息和行为逻辑的推断。忽视这种可能性,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战略误判。”

就在关岛基地内部为陈晓的“危言耸听”争论不休时,从东京盟军最高司令部传来消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五星上将,这位桀骜不驯的“远东之王”,已经制定了大胆的仁川登陆计划,意图一举切断朝鲜人民军后路,扭转战局。并且,在私下和部分公开场合,麦克阿瑟已经流露出强烈的、不仅要恢复三八线,更要“统一朝鲜”、彻底消灭共产主义威胁的意图。

对于陈晓关于中国可能出兵的警告,麦克阿瑟及其麾下的一些军官嗤之以鼻,认为是“失败主义者的呓语”。

哈里森将东京方面的反应告知陈晓时,语气沉重:“麦克阿瑟将军……似乎并不认为中国敢于干预。他的仁川登陆计划已经获得批准,登陆成功后,向北推进几乎是必然。”

陈晓沉默地点了点头。内心暗道:历史的惯性,果然强大。麦克阿瑟的傲慢,正是这一切的关键推手。

他知道,他的警告很可能像石子投入大海。但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就是等待残酷的现实来验证他的“预言”。

当联合国军真的跨过那条线时,世界将再次为他的精准判断而震惊,还是会将他的警告视为一次罕见的失误?这场他既知结局却又必须谨慎参与的豪赌,胜负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