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 > 第198章 朝鲜的“火药桶”

第198章 朝鲜的“火药桶”(1 / 2)

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星期天。当第一份关于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大规模进攻的紧急电讯传到关岛时,基地内短暂的周末宁静被彻底粉碎。

战争爆发了。

会议室里气氛瞬间炸锅。军官们匆忙集结,地图被迅速挂起,电话铃声和急促的脚步声此起彼伏。惊讶、愤怒、以及一丝……被NSc-68文件催生出的“终于来了”的亢奋情绪,在空气中弥漫。

“果然!共产主义的扩张开始了!”

“必须立即反击!不能让韩国陷落!”

“联合国!我们需要联合国授权!”

哈里森准将面色冷峻,迅速下达了一系列情报收集和态势评估的指令。在一片嘈杂中,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刚刚被卡尔森少尉紧急请来的陈晓。

“陈顾问,”哈里森的声音压过了嘈杂,“情况你已经了解。我们现在最迫切需要判断的是:苏联想干什么?这只是朝鲜的单独行动,还是莫斯科更大阴谋的一部分?以及……”他顿了顿,问出了那个最关键,也最让华盛顿担忧的问题:“中国会是什么反应?他们会不会介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陈晓身上。这位“预言家”的判断,在此刻显得至关重要。

陈晓内心波澜骤起,但面上依旧维持着惯有的冷静。他深知历史走向,知道中国最终会以“志愿军”的名义出兵,而且是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兵临鸭绿江之后。但他不能直接给出这个“标准答案”。他必须引导,必须基于“合理”的分析过程得出结论,服务于祖国利益,同时维持自己“可信分析师”的人设。

“我需要时间查阅最新资料,尤其是北京方面的公开声明和军队调动信息。”陈晓没有立刻回答,他需要营造一个严谨分析的过程。

回到分析室,他迅速调阅了所有能接触到的相关情报:新华社的报道、中国领导人的公开讲话、零星关于东北边境地区部队活动的模糊报告,以及cIA对中国意图的各种相互矛盾的评估。

大多数美国情报专家和分析师认为,中国刚刚结束内战,百废待兴,极度疲惫,缺乏现代化空军和重型装备,不敢也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直接开战。他们认为中国最多进行外交抗议和边境防御,大规模出兵的可能性极低。

陈晓知道,他必须提出相反的、但最终将被证明是正确的观点。

十几个小时后,他提交了一份紧急评估报告,题为《中国介入朝鲜冲突的可能性分析》。

报告开篇,他首先分析了苏联的角色,认为此举更可能是斯大林默许下的区域性冒险,意在试探美国决心,而非全球大战的序幕。但这部分并非重点。

核心部分,他聚焦于中国:

“判断中国是否出兵,不能仅基于其军事实力与美国的差距,更要理解其决策层的战略思维、历史经验和对核心利益的界定。”

他引用了大量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