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 > 第17章 成为翻译,初获信任

第17章 成为翻译,初获信任(1 / 2)

成了王百诚的“专属翻译”后,陈晓才算真正接触到这个汉奸商会的核心。

王百诚对他果然信任大增,几乎所有和日本人打交道的场合都会带上他。从与日本军官的宴饮,到和日本商社的谈判,再到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私活”——比如帮某个日本中佐处理其在华掠夺的古董,或是为日军后勤部门采购“特殊物资”时虚报价格、中饱私囊。

陈晓像一块巨大的海绵,疯狂吸收着一切信息。他记忆力本就出色,加上穿越者的宏观视角,总能从零散的对话、文件、交易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东西。

某日军部队的番号和大致驻地、某种物资的库存情况和运输路线、某些日本商社与军方的特殊关系、甚至是一些中下层军官之间的龃龉和八卦……所有这些,都被他默默记在心里。

他表现得越发沉稳干练,翻译精准无误,该说话时说话,该沉默时绝对闭嘴,偶尔在王百诚遇到难题时,还能“不经意”地提点一两句,每次都让王百诚受益匪浅。

王百诚简直把他当成了诸葛孔明再世,福星高照。私下宴请日本客人时,也常常带上陈晓,席间不无炫耀地介绍:“这是我的得力助手,陈桑,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日语比很多日本人都好!”引得那些喝得醉醺醺的日本人也对陈晓高看一眼,有时甚至会拍着他的肩膀,说些“日中亲善,需要陈桑这样的人才”之类的屁话。

陈晓面上带着谦卑得体的微笑,心里却在疯狂吐槽:帝国大学?老子是中央大学外语系的!还日中亲善?亲善到你们用枪炮指着我们脑袋?呸!

这种双面人的生活,刺激又压抑。每一次对话都是一场走钢丝表演,既要获取情报,又不能引起任何怀疑。他必须时刻绷紧神经,揣摩每一句话背后的含义,控制自己的每一个表情。

但他乐在其中。这种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暗爽,是贫穷的军统站无法给予的。看着王百诚和那些日本人对自己信任有加,甚至带着点欣赏,而自己却在暗中记录着他们的罪证,盘算着如何坑他们,这种上帝视角般的优越感,让人上瘾。

这天,王百诚让他翻译一份与日本“三菱商事”下属机构签订的煤炭供应合同。合同金额巨大,涉及到的煤炭显然不是民用那么简单。

陈晓仔细阅读着合同条款,目光突然在其中一项附加条款上停住了。条款规定,这批煤炭的一部分,将定期运往浦东靠近吴淞口的一个指定码头仓库,接收方是一个代号“波-129”的单位。

“波-129”?这个代号他有点印象。前几天陪王百诚和一个日军后勤部门的少尉喝酒时,那少尉喝高了吹牛,曾含糊地提到过“波字部队”正在构建新的后勤补给点,抱怨燃油和煤炭供应跟不上。

当时他没太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后勤单位。但此刻结合这合同,以及吴淞口那个敏感的位置……

一个念头闪过。日军难道在秘密扩建吴淞口地区的后勤基地?为长期作战或更大规模的进攻做准备?这个“波-129”很可能就是一个新设立的、负责该区域后勤保障的临时单位代号。

这条信息,虽然零碎,但很可能具有重要价值。它指明了日军一个可能的后勤薄弱点,或者是一个潜在的打击目标。

必须送出去。

然而,怎么送?那个单线联络人至今没有出现。死信箱的位置他去看过几次,空空如也。他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空握着情报却无法传递。

不能再被动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