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天机地脉道 > 第39章 地水师六四、六五、上六爻辞

第39章 地水师六四、六五、上六爻辞(1 / 2)

地水师六四、六五、上六爻辞

六四:师左次,无咎。

左次,乃知不可进而退。此言,师之常法,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进退有据,平安无灾。 六四为阴爻,主阴柔,而师必以强勇,中有阴柔,即兵家之风、林、火、山同义。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言师之道,退亦未必为失道,退须得宜, 无灾。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 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五为君之位,此为兴师之主,此君主兴师 任将之道。师之兴,必以生民受灾,蛮夷贼寇, 此正名以诛之。如禽兽之入于田中,害五榖, 于义宜猎取,则猎取之,如此之动,则吉。如 无禽兽入田,则出不因禽,凶。此有禽之义。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任将授师之道必以长子帅师。此长子义, 非定为真长子,而示意为任用可信任之如长子 者,可以为帅,以其专任后之权必大,故必有 信:方可。若以衆人主之,无主将帅之师,虽名正出师于义,亦凶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成家,小人勿 用 。

师之终极,言功之成也。此时君主以爵位 财禄赏赐有功之人,并任用之。但于军旅征战 中,查觉出之小人,不能因其有功而任用之, 致凶之道。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君王有持恩赏之权柄,来表扬军旅之功, 小人虽亦有赏,用之必乱邦,史上小人持功而乱邦,有太多案例了。

在古老而神秘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周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永恒的智慧光芒。而其中的师卦,更是一颗别具特色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视角,将“师”(军队)作为切入点,一本正经地探讨起战争与治理的深刻关系,仿佛一位饱经沧桑、无所不知的老学究,静静地坐在历史的长河畔,向世人讲述着关于战争与治理的精妙哲理。

在古代社会,战争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军事治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师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凝聚了古人对战争和治理的深入思考与实践经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六十四卦之一,更是一座蕴含着无限智慧的宝藏,等待着后人去发掘和领悟。

六四爻:号称退守,实则“神走位”

在师卦的六四爻中,所阐述的“退守之道”极具特色,就像一个精通战术的高手在战场上施展着神奇的计谋。“左次,无咎”,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有着深刻的含义。它说的是军队向左转移阵地,被视为主动退守,而非溃败。这一理念就如同给军队的行为披上了一层巧妙的外衣,将看似被动的行动解释为一种积极的战略决策。

这让我们联想到现代的游戏场景。在紧张刺激的电子游戏中,当玩家面对强大的对手,发现难以取得胜利时,常常会高呼“战略性撤退”,然后迅速调整策略,等待时机进行反杀。六四爻的“左次”理念与之何其相似,它不仅仅是一种口头上的美化,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军事智慧。而令人惊奇的是,这种“退守”策略竟然暗合了《孙子兵法》中“退而不可追”的智慧。《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经典之作,其作者孙武被誉为“兵圣”。“退而不可追”强调的是在撤退过程中要保持有序和安全,让敌人无法轻易追击,从而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反击条件。六四爻的“左次”能与《孙子兵法》的这一智慧相契合,仿佛它有着与孙老爷子称兄道弟的资格,足见其智慧的高深。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着名的战役都体现了“退守以蓄势”的策略。韩信“示弱诱敌”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楚汉相争时期,韩信面对强大的对手,故意表现出兵力薄弱的假象,引诱敌军深入。敌军果然中计,追击韩信的军队,却不料陷入了韩信预先设好的埋伏圈,最终被打得大败。韩信通过这种示弱的方式,成功地将敌人引入陷阱,为自己创造了有利的作战条件。曹操“坚守待援”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某些战役中,曹操面临着敌众我寡的局面,但他并没有贸然出击,而是坚守城池,等待援军的到来。在坚守的过程中,曹操不断地调整战略,加强防御,最终等来了援军,扭转了战局。

这些历史故事就如同比赛中的选手,先故意装弱,让对手放松警惕,然后在关键时刻突然发威,一击制胜。六四爻以阴爻居阴位,还蕴含着阴阳辩证的军事哲学。它强调柔中寓刚,即后勤保障和战场指挥要相辅相成。后勤保障就如同军队的坚实后盾,为前线士兵提供充足的物资和装备,确保他们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而战场指挥则是军队的大脑,负责制定战略战术,指挥士兵的行动。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军队的最大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