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选调生的宦海生涯 > 第7章 书本外的“学问”

第7章 书本外的“学问”(2 / 2)

我蹲在猪栏边瞅了半天,猪仔的粪便稀得像水,带着点腥臭味,想起课本上说“幼畜腹泻忌过量用抗生素,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又想起娘在家给小猪治病的土法子,烧点艾草水,掺着灶灰里的“草木灰”,温乎乎地灌下去,能止痢。

“王老板,您给我找把艾草,再弄点干净的草木灰。”我脱了鞋,踩着粪水跳进栏里。

马壮在旁边扯我袖子:“能行吗?别给治坏了,咱赔不起。”

“试试呗,总比看着它死强。”

我把艾草煮得滚烫,晾到温乎,拌了草木灰,捏着小猪的嘴往里灌。灌了两回,到傍晚,那小猪竟能站起来晃悠了,还凑到食槽边舔了两口稀粥。

王老板直拍大腿:“你这土办法比兽医的针管用!书本上没教这个吧?”

我挠了挠头,课本上确实没写艾草拌草木灰,只说“对症治疗需结合实际”。

那天晚上回宿舍,我翻出《家畜病理学》,在“腹泻防治”那页画了道红杠,旁边写着“艾草+草木灰,适用于轻症痢疾(幼畜)”。心里头透亮:原来书本上的字是死的,得往活里用,这才是真学问。

兼职是落稳了,只是回宿舍不太方便。一身猪粪味儿,历华飞总皱着眉往窗边挪,还把自己的风扇往我这边转了转。

周明宇倒还好,悄悄往我桌上放了块香皂。我回头谢他,他只摆摆手:

“水房今晚水热,早点洗。”赵磊直乐:“嫌啥?这是挣钱的味儿!比我修自行车沾的油污香!”

后来我每次从养猪场回来,先去水房冲个澡,把衣服泡在肥皂水里多搓几遍,领口袖口使劲揉,再晾在宿舍后墙的铁丝上,风一吹,带着点皂角香,倒也闻不出味儿了。

干了半个月,王老板给工钱时给我多塞了五块,拍着我肩膀笑:“你懂行,值这个价”。以后有啥问题,我还找你。”

这五块钱我没乱花,买了本《猪病防治手册》,二手的,封皮都掉了,却比新的还珍贵。

晚上陪苏玲玲去操场散步,她老远看见我就笑,走近了往我身上闻了闻:“又去养猪场了?”

“嗯,挣点生活费。”我有点不好意思,怕身上有味儿,往旁边挪了挪。

她却自然地挽着我胳膊,“挺好的呀,比在食堂洗盘子自在,还能用上你的专业知识。我爸说,这年代找活儿,就得有门实在手艺,你这算半个‘猪医生’了,以后肯定饿不着。”

后来王老板又介绍我去了家养鸡场,帮着看鸡仔的防疫,也是一天八块。我照着课本上“雏鸡免疫程序”,给鸡仔滴鼻、点眼,又教老板“鸡舍要勤通风,垫草得晒透,不然容易得球虫病”。老板直夸“大学生就是不一样,懂行”。

我渐渐摸出了门道:城里不像村里,啥都讲“有用”。你光背课本上的理论没用,得能解决实际问题,哪怕是土办法,管用就行。这就跟赵磊修自行车似的,他不用背“机械原理”,但哪颗螺丝松了、哪根链条该上油,他摸一把就知道,这就是他的学问。

宿舍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我床头的《家畜生理学》上,书页上画满了红杠和批注,有课本上的知识,也有养猪场、养鸡场的土办法。

我摸了摸兜里的手绢包,里面钱又多了几张。想着爹娘要是知道我能自己挣钱了,肯定不会再跟王会计借自行车去寄钱了,心里暖烘烘的。

看来这大学里不光有教室和图书馆,书本上的字是学问,能把字变成解决问题的法子,才能靠自己的双手挣来饭吃,是书本外的“大学问”——这学问,扎实,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