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误差(2 / 2)

“三小时前。毫无征兆。它的密度、硬度、导电性…所有宏观参数都在周期性涨落,仿佛…”助手艰难地寻找词汇,“仿佛它在决定自己‘想’成为什么。”

赵海成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实时数据流。他看着那疯狂振荡的曲线,一个冰冷的念头攫住了他——这不像材料失效,这更像是一种…呼吸。一种基于量子层面,超越了所有现有材料学框架的“呼吸”。

他尝试了所有常规干预手段,毫无作用。那幽蓝的光芒依旧平稳地脉动,像一个冷漠的嘲笑。

第二天,他送小满去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委婉地叫住他:“赵先生,小满最近…画了些很特别的画。”

老师递过来一叠画纸。前面的画色彩斑斓,充满孩童的想象力。但最后几张,画风突变。是用黑色和蓝色油画棒涂抹出的、极其规整的几何结构,层层叠叠,充满了强烈的重复性和数学美感。

“她说这是‘妈妈的星星骨头’。”老师补充道。

赵海成接过画纸,只一眼,浑身的血液几乎凝固。这哪里是星星的骨头!这分明是A-7合金在极端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测到的——晶格结构的概率云分布图!

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秀兰的U盘,小满的画,发疯的合金…这些离散的点,在他脑中疯狂撞击,试图连成一条他无法理解的线。

他冲回家,锁紧书房门,将U盘插入加密计算机。读取指示灯闪烁了几下,屏幕亮起,没有预想的文件夹目录,只有一个极其简洁的界面——背景是深邃的星空,中央悬浮着一个缓慢旋转的、由无数光点构成的克莱因瓶拓扑模型。

一行文字在星空背景下浮现,是秀兰的语气:

“海成,当你看到这个时,说明‘摇篮’已经醒了。参数之内,是无解的死循环。答案,在参数之外。”

与此同时,实验室再次打来电话,声音带着哭腔:“赵工!样本…样本稳定了!它坍缩成了一个全新的、数据库里没有的晶体结构!而且…而且它的表面,出现了一种…一种类似玫瑰花的蚀刻图案!”

赵海成猛地抬头,书房的窗户上,雨水正蜿蜒流下。恍惚间,他仿佛看到水痕交织成了一个巨大的、微笑的女性面孔,转瞬即逝。

秀兰。你到底做了什么?

参数牢笼,从这一刻起,裂开了一道缝。而缝隙之外,是浩瀚无垠的、他完全陌生的纠缠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