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乱载三国 > 第41章 荀攸的忽悠日记(七)

第41章 荀攸的忽悠日记(七)(1 / 2)

与程昱的“凶险”过招

建安十四年 三月中 春雨绵绵 心情:险些翻船,后怕不已

今日这场春雨,下得人心里也湿漉漉的。我坐在书斋里,面前摊着荆州舆图,心思却总忍不住飘向早晨那场堪称“凶险”的对话。差一点,只差那么一点点,我荀公达“忽悠郎中”的一世英名,就要栽在程昱程仲德这老狐狸手里了!现在回想起来,后背还隐隐冒冷汗。

事情得从前几日说起。主公采纳了程昱改良后的军粮方案,在青州试行效果不错,士卒怨气平息,体力也有所恢复。主公大喜,在朝会上特意表彰了程昱,称其“通晓实务,体恤下情”。

这本是好事。可坏就坏在,主公表彰完之后,又顺口添了一句:“仲德此番举措,颇合仁政之道,看来以往朕与诸位,对仲德‘严苛’之评,或有偏颇矣。”

就这一句“颇合仁政之道”,可惹出麻烦了。

程昱是谁?那是曹营里以刚戾严肃、法家作风闻名的老臣!他向来以“乱世用重典”自诩,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的“严苛”能整肃纲纪。如今主公当众说他“合仁政”,虽然本是夸赞,但听在这位老将军耳朵里,恐怕就不是滋味了——这岂不是说他程仲德变了初心,向那些讲究“宽仁”的儒生们靠拢了?

果然,散朝时,我见程昱脸色黑得如同锅底,虽然对着主公还是恭敬行礼,但那花白的胡子都气得一翘一翘的。他走过我身边时,甚至冷冷地哼了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我。

我心头一跳,暗叫不好。这老头儿,别是把这“账”算到我头上了吧?毕竟,当初是我提议让他去负责改良军粮的!

果不其然,今天一早,我刚到官署坐下,程昱就径直找上门来了。他连寒暄都省了,直接在我对面坐下,那双老眼锐利地盯着我,开门见山:“公达,前日主公之言,你如何看?”

来了!兴师问罪来了!我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得不保持镇定,给他斟了杯茶:“仲德将军指的是……主公夸赞您军粮改良之事?此乃实至名归,将军为国操劳,攸亦深感敬佩。”

“哼!”程昱重重一拍案几,震得茶杯都跳了一下,“休要装糊涂!什么‘仁政之道’!我程仲德行事,只问对错,不论宽严!如今倒好,经此一事,外人皆道我程昱转了性子,学会妇人之仁了!这岂非毁我清誉!”

我心中叫苦不迭。这老先生的思维果然异于常人,别人求之不得的褒奖,到他这儿反而成了污点。我赶紧顺着他话说:“将军息怒!主公之言,乃是肯定将军此番举措之成效,意在褒奖,绝非质疑将军一贯之风骨。”

“成效?”程昱冷笑一声,目光更加锐利,“说起成效,公达,老夫倒要问问你。当初在议事厅,你抛出那‘增质减量’之说,是否……早就知晓老夫于庖厨之事,略有心得?”

我头皮一阵发麻!郭嘉这大嘴巴!果然还是泄露了!我强作惊讶:“将军何出此言?攸当时只是就事论事,觉得此事非将军之刚正不能胜任,绝无他意!” 这话说得我自己都有点心虚。

程昱死死盯着我,半晌不语,那眼神仿佛能穿透我的五脏六腑。书房里静得可怕,只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跳如鼓。

突然,他脸上的怒容收敛了,嘴角甚至扯出一丝极其古怪的、近乎“和蔼”的笑意。这笑容,比刚才的怒容更让我毛骨悚然。

“公达啊,”他语气忽然变得语重心长,“你之才思敏捷,善于体察上意,引导局势,老夫是知道的。此番之事,虽出于你之谋划,但结果于国有利,老夫也不愿深究。”

我心中稍定,连忙道:“将军深明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