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120章 大宋宗室苦

第120章 大宋宗室苦(1 / 2)

赵顼的目光变得清明而坚定,开始了精心准备的“案例分析”:

论河北:特权明确与效率的直接关联

他看向韩琦:

“韩卿,河北之所以未生大乱,除富弼、王介甫等人才具,是否亦因朝廷予其‘经略使’、‘核田使’名号时,赋予了远超常格的便宜行事之权?

正因其权责高度集中,目标明确——‘维稳’、‘赈灾’!方能遇山开山。若依常规,事事呈报汴京待议,战机早失!

此一事,可否证明:于非常之时,予专责之臣以明晰之权,可收奇效?”

韩琦沉吟片刻,不得不缓缓点头:“陛下明察。河北之事,确系……权宜之策,然其效亦彰。”

他目光转向韩绛和吕惠卿:

“韩绛卿,治平三年,你提举东南盐事,专司盐政,故能一年卓效。

若让你以转运使之职兼理,恐难如此迅捷吧?正因职责专一,方可心无旁骛!”

韩绛躬身称是。他又问吕惠卿:“吕惠卿,朕若命你以开封府判官之身兼管漕运,可能速见成效否?”

吕惠卿激昂道:“陛下明断!臣受命以来,心无二用,方得全力清淤。若兼理他务,必分心耗神,难竟全功!”

他将视角拉升至全局:“再看今年,河北巨灾,若非冯京坐镇江宁,以其‘权知东南左路转运使’之职,专一保障东南财赋北运,河北前线岂能无后顾之忧?此乃‘东南保障’与‘河北救灾’两专责之臣,各明其职,协同配合之功!”

在列举了大量成功案例后,赵顼进行总结升华,声音沉稳而有力:

“河北、东南、漕运,此三事,情形各异,然其成功之理,却有共通之处:皆因朝廷设立了相对专一之责,委派了相对专任之臣,赋予了相对明确之权!”

最后,他以一连串振聋发聩的提问,将众人的思绪引向帝国制度的深层: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又启示了我们什么?”

“它们是否启示我们:我朝官制,或可于‘稳定’与‘效率’之间,寻求一新平衡?”

“是否启示我们:于常态政务,可循旧制,以安人心;然于关乎国计民生之紧要事务、亟待革新之积弊,则当大胆尝试,设‘专责、专权、专考’之实任差遣,以求实效?”

“若此路可行,则我朝可望形成:虚职养望,安顿士大夫,以示朝廷恩宠;实任建功,擢拔真才,以增国家活力。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之新局!”

言毕,赵顼收敛了锋芒,恢复了平和恳切的态度:

“朕非欲尽弃祖宗法度,实欲取其精华,补其不足。

诸卿皆为国肱骨,阅历深远,望尔等暂弃成见,细思朕今日所言之事、所举之例。今日不必即刻答复,可于旬日之内,各抒己见,具本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