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120章 大宋宗室苦

第120章 大宋宗室苦(2 / 2)

他没有强行推动决议,而是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是极高明的政治智慧。

会议结束,重臣们默然行礼,依次退出文德殿。殿外寒风依旧,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卷起了比这寒冬更为剧烈的风暴。

赵顼转身向内庭走去,他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引导。这次会议,不再是简单的年终总结,而是一场由皇帝主导的、关于帝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方向的高级别战略研讨会。

他成功地将“元丰改制”的核心理念,提前植入了帝国最高决策层的心中。熙宁变法的深层序幕,伴随着熙宁元年的尾声,已然郑重拉开。

熙宁元年腊月二十九,除夕前夜。

汴京皇城大内,本应是一年中最具烟火气的时刻,然而,在曹太皇太后于宝慈殿设下的家宴上,气氛却显得异常沉闷和压抑。

这是一场专为赵氏宗亲举行的年宴,与宴者皆是龙子凤孙,按说应是觥筹交错、笑语喧阗,但此刻,大多数人脸上强挤出的笑容下,都藏着一副难以掩饰的“苦瓜脸”。

案上的珍馐美馔,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诱惑力。许多远支宗室,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如此丰盛的宴席了。

自治平三年先帝英宗推行“五代而斩”(指宗室爵位俸禄传承五代后递减或停止)以来,不少疏宗的日子便一日紧过一日。

而到了熙宁元年年末,官家赵顼的步子迈得更大,不仅严格了“五代而斩”,更开始推行“定额赏赐”,大幅削减了宗室例行的不菲赏赐。

朝廷财政最艰难时,甚至连每月的例俸都曾拖欠了数月,直到年关跟前,才在曹太皇太后的再三过问下,发放了一些俸禄和勉强过年的物资。

今日这场盛宴,在许多人看来,与其说是恩赏,不如说是一种带着施舍意味的安抚。

酒过三巡,气氛依旧热络不起来。一些年轻气盛又家境窘迫的宗室子弟,低头喝着闷酒,眼神交汇间,满是愤懑与无奈。他们不敢高声非议官家,但窃窃私语中,难免流露出极端的想法:

“若非大娘娘(曹太皇太后)慈悯,惦记着咱们这些旁支,今年这年关,怕是连府门都无颜出了……”

“唉,谁说不是。官家他……真是比先帝(英宗)更……更不留情面啊。”

“何止不留情面?简直是冷血!对待自家骨肉尚且如此,对外臣百姓可想而知了。”

“裁军!连仁宗皇帝、英宗皇帝都不敢轻易动的事,他说裁就裁了!一万多人啊,听说西北、河北的禁军家属,怨声载道……”

“关键是,韩琦、富弼、文彦博这些老相公,竟然都支持他!咱们……咱们还能指望什么?”

这些议论,声音极低,却像殿角融化的雪水,带着刺骨的寒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无声流淌。

他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皇帝赵顼展现出的冷酷、决绝和高效,打破了仁宗朝以来对宗室“宽厚”的旧例。

他不仅敢对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军队开刀,同样也敢对“自家人”下手。而最可怕的是,主要的士大夫领袖和军中重臣,似乎都站在他那边。

反对的力量,在皇权、相权和(被整顿后的)军权的联合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