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71章 韩琦版裁军

第71章 韩琦版裁军(2 / 2)

“李常……朕记得他做过转运使,精通粮谷漕运之事,还在江南协助韩绛治理盐政,是个干才。人选妥当。”赵顼点头认可。

“其六,裁军额度。第一年,仅限于开封府及京畿路禁军,试行裁汰。目标……定员三万。河北、陕西、河东等沿边重镇,一切如旧,暂不触动。”

念到这一条,赵顼沉默了。他放下奏疏,目光再次扫过眼前四位重臣。韩琦垂眸不语,文彦博面色平静,吕公弼若有所思,曹侑则明显松了口气。

“三万……”赵顼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一百二十三万冗兵,第一年,只在最听话、最好管理的天子脚下,裁撤三万。韩相公,文相公,这可真是……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啊。”

他的语气很平淡,但韩琦和文彦博都能听出那平淡之下的一丝失望和嘲讽。

韩琦再次躬身,声音沉缓却坚定:“陛下,裁军如治病,虚不受补则适得其反。京畿一动,天下瞩目。成功,则可为万世法;若生乱子,则顷刻动摇天下人心,改革大业将寸步难行。

老臣非是畏缩,实是欲为陛下留下转圜之余地。待京畿之路蹚平,积累经验,明年、后年,再推及诸路,则事半而功倍。此所谓‘以迂为直’。”

文彦博也补充道:“陛下,河北、陕西之兵,虽耗饷巨万,然终究是抵御辽夏之屏障。在未有精兵替代之前,骤然裁撤,恐外敌生疑,边衅再起。内乱未平而外患又至,非智者所为。”

赵顼默然良久。他知道,这就是老臣们的底线和极限了。他们同意改革,但必须按照他们所能掌控的节奏和范围来。强硬地要求他们立刻执行王安石那种全面、激进的方案,只会导致双方的彻底决裂和改革的实际瘫痪。

他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最终,他拿起朱笔,在那份《试裁冗兵疏》上批了一个苍劲有力的“可”字。

“便依诸卿所议。”赵顼的声音恢复了平静,“然,朕有言在先:此策既定,便须雷厉风行,务求实效!核查空额,不得徇私!汰退老弱,不得敷衍!安置流散,不得克扣!朕会让皇城司和御史台盯着。

若一年后,京畿三万员额如期裁汰,且天下无事,朕便依此例,逐步推行。若其中再有推诿、阻挠、乃至贪腐情事……”

他没有说完,但冰冷的语气已经说明了一切。

“臣等遵旨!必竭尽全力,以报陛下!”四位重臣齐声应道,心中都明白,皇帝这是有条件地接受了他们的渐进方案,同时也给他们套上了一个紧箍咒。

“下去吧。”赵顼挥了挥手,“即刻明发天下,以圣旨推行。”

“臣等告退。”

看着四人退出暖阁的背影,赵顼对李宪轻轻说了一句:“拟密旨,发往江宁。告诉王安石,他的《言汰兵事疏》,朕看过了,很好。让他……再等等,再好好想想。”

他知道,眼下这份保守的方案只是一个开始。但他更知道,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酝酿。韩琦他们的“试裁”,将会撕开多大的口子,遇到多大的阻力,尚未可知。而这一切,都将决定他下一步棋该如何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