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71章 韩琦版裁军

第71章 韩琦版裁军(1 / 2)

福宁殿东暖阁,熙宁元年正月廿一。赵顼翻阅着由韩琦、文彦博、吕公弼、曹侑四人联署,并加盖了中书、枢密院大印的《试裁冗兵疏》,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暖阁内只剩下他和侍立在侧的李宪。香炉里青烟袅袅,气氛却有些凝滞。

良久,赵顼放下奏疏,手指在案牍上轻轻敲击了两下,目光投向垂手恭立的四位重臣。

“韩相公,文相公,吕副枢,曹将军。”他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这便是诸位耗时一个月,议定的方略?”

“回陛下,”韩琦作为首辅,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正是。老臣等深知兵事国之大事,不可不谨。故拟定此‘试裁’之策,力求步履坚实,稳中求进。”

赵顼拿起奏疏,逐条念道:

“其一,以开封府及京畿路禁军为始,由枢密院、三衙及户部派员联合,彻底核查空额。凡吃空饷、名册虚报者,一律革除,追索赃款,严惩相关将官。”

“嗯,”赵顼点点头,“此条甚好,空额本就是硕鼠蛀虫,理当清除。这也是给天下各军一个警示。”他对此没有异议,这甚至是所有改革的前提。

“其二,于核查后之实额中,汰退老弱病残。标准定为:年五十五以上;或经太医局派员验看,确系伤残、疾病不堪服役者。皆由三司核算,发放遣散银、绢,妥为送返原籍。”

赵顼沉吟了一下:“五十五……年纪是否过高了些?不过,初次推行,稳妥为上,朕准了。”他明白,这是老臣们担心激起兵变的妥协之策。

“其三,重点裁撤厢军中冗余、无用之兵种。如专司仪仗、漕运护卫、以及各州府所设之杂役工兵等。然,各地维护治安之壮城兵、驰驿传信之铺兵、以及沿河修防之河清兵等,暂不裁撤,以维地方稳定与漕运畅通。”

“呵,”赵顼轻轻笑了一声,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别的什么,“诸位相公倒是分得清楚。罢了,饭要一口一口吃,先裁那些最无用的,也算切中实处。”他知道,这已是文彦博、曹侑等人为维护军队基本功能所做的最大争取。

“其四,安置之法。所裁之兵,愿归乡者发遣散银;愿留者,可优先安置于去岁清退之无额寺院、道观所没官田之上。可由其选择:

一、领一笔安家钱,自谋生路;

二、按丁口授给官田,成为编户,五年内田赋减半;

三、编为屯田户,由官府组织,集体垦种,收获分成。”

看到这里,赵顼眼中终于闪过一丝真正的亮光。他将这条反复看了两遍。“好!此条甚妙!”

他忍不住轻声赞道,“以清退之田,安置裁汰之兵,化消耗为生产,一举两得!韩相公,此策老成谋国!”这条方案将两项棘手的政策巧妙衔接,连他也挑不出毛病,甚至颇为欣赏。

“其五,特设淮南东路屯田使,以李常出任,总揽淮南地区裁汰兵员之接收、安置、屯田事宜。淮南地广人稀,官田众多,正可吸纳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