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黑材料(1 / 2)

副校长咳嗽了一声。

“总之,项目处于中止状态,前段时间我去过一趟,好像还是没复工。”

“这就是‘跨越式’发展导致的恶果。化工路是西岭片区的脸面啊,本想勒紧裤腰带,一口气搞个大工程,在脸上狠狠地贴点金。结果呢?烂尾了。”刘建新说,“现在,那些烂尾楼就好比一颗黢黑的大痦子,不偏不倚的长在黄花闺女的鼻子上。”

“那怎么办?”副校长问。

“没办法,财政上没钱,只能放任它烂着。”刘建新一下一下的敲着桌面,“所以,徐老师……”

徐茗圆哆嗦了一下。

“你长得美,梦做的更美。可惜,长卿区没那么多钱替你圆这个美梦啊。”

刘建新的目光像刀子一样。

“……不,不一定要用长卿区的钱,我们可以借力打力,引入高附加值产业……”

“什么高附加值产业!”刘建新明显生气了,“有人要在西岭片区建设超级电池工厂吗?”

“没有。”

“有军工企业看上了璃城吗?”

“没有……”

“哪家民营航天企业打算落户吗?”

“也没有……”

“这也没有、那也没有,西岭片区凭什么能达到你说的那个高度?”

“三水集团有一整套的计划……”

刘建新拍了桌子,这回他是真的火了.

“那好,我问你,三水集团就是个搞房地产的,除了钢筋水泥就是金融杠杆,他有什么高附加值产业?!”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狡辩也没了意义。

徐茗圆缩起来,不敢再开口。

我暗自庆幸没坐在她的位子上。

明知道自己说的是谎话,还要昧着良心大言不惭。

副校长一边指挥人给刘建新倒热水,一边忙着打圆场。

“刘局长,今天是我们准备不足,会后我们一定会认真讨论,一定拿出个更完善的策略来……”

副校长说到一半,刘建新打断他。

“别会后了,就现在吧。还有五个月就到年底,时间非常紧张,局里的压力很大。”

“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刘建新拖着长音,“徐老师有资历,但没经验。秦老师是李德仁教授的高足,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有目共睹,可惜他资历尚浅。如果二者能结合一下就好了,西岭片区毕竟是国家级试点项目,容不得麻痹大意。”

“刘局长的意见很中肯,”副校长赶紧点头,“自从李教授走后,我校面临着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既想要把这个项目留在筑大,又想要保证项目以高质量完成,压力实在是不小。就目前的情况看,这种高低搭配的人员组合方式不但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

另外几个校级领导也跟着点头。

不爽的只有徐茗圆。

在她看来,这姓秦的本就不买她的帐,高低搭配的组合方式等于直接分她的权。

而分权就等于要她的命,说什么她都不会认的。

“我理解,也接受这个安排,”她说,“但是,秦风是否可以继续留校任教,目前还很难讲。”

“为什么?”刘建新问。

徐茗圆拿出殊死一搏的姿态,开始了她的“据理力争”。

我不想对这个过程详加描述。

简单的讲,她事先准备了长达三页的发言稿。

论点只有一条:

秦风岂止不配进西岭片区项目组,连人都不配当。

我面无表情的看着她,心里想:

若她知道我非但不会给她上眼药、使绊子,还会一心一意的辅佐她完成大业,她会作何感想呢?

估计会十分感动吧。

正想着,徐茗圆发言结束,她从脚下提出两个纸袋子,从中抽出事先打印好的材料。

一式六份,不但给在场的每位领导都发了一份,还给我也留了一份。

摊开一看,通篇都是我的黑材料,依时间顺序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描述了闫雪灵醉酒住院那晚的情况,包括我被郑警官盘问的照片。

第二章描述了闫雪灵和我在学校餐厅用餐、在看台上看电影,还有在操场上拥抱的情况。

第三章描述了闫雪灵和我在劲松楼里发生的事情。

证据五花八门,包含网上流传的照片、视频截图、聊天记录。有些确有其事,有些只是无端揣测,有些干脆与事实完全相反,让人看了哭笑不得。但其中也有令我感到震惊的证据,比如劲松楼的照片。因为较为血腥,那些照片甚至被打上了马赛克。

至于第四章,全是网上的负面舆情,蔚为壮观。

我在心里朝徐茗圆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