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149章 帝归听策训老臣,独留刑尚埋新线

第149章 帝归听策训老臣,独留刑尚埋新线(1 / 2)

两个时辰后,暖阁外的竹帘被轻轻掀开。朱厚照负手走了进来,指尖还沾着院外石榴树的露水,凉丝丝的。神色比去时平和不少,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四位大佬正围在案前低声商议,听见帘响立刻转身,动作比之前更恭谨,腰弯得更低:“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希仪也跟着起身,垂手站在角落,目光悄悄落在朱厚照身上,等着陛下问话。

朱厚照摆了摆手,声音带着几分刚吹过风的清爽:“免礼吧,坐。”他瞥了眼案上摊开的章程,“商议了两个时辰,该有结果了?”

李东阳往前迈了一步,手里捧着卷拟好的章程,封皮上盖着四个衙门的鲜红印信,他躬身回话,声音沉稳,没了之前的慌乱:“回陛下,臣等已商议妥当。”“保定府贪腐案,拟分三步处置。”

“第一步,处置在押人犯——”“赵全、冯某、保定卫指挥佥事这三个主谋,”“交由三法司会审,查实勾结京营、通山贼的罪证后,”“按律凌迟,家产全抄了充作赈灾款,”“让他们死得明明白白,也给百姓一个交代;”“京营百户冯成,由都察院牵头查,”“要是罪证属实,连他家眷一起罚,”“削了他家的勋贵荫蔽,断了他家的根!”

“第二步,安置灾民——”“户部拨三万两银子,联合顺天府,”“在保定府设十个放粮点,连放一个月,管够;”“派吏员挨家挨户核被占的地,半月内必须还回去;”“贪官拆的、烧的房子,让地方官牵头重建,”“花的钱从抄没的家产里出,不用朝廷再掏一分!”

“第三步,追查余党——”“东厂和锦衣卫接着查北直隶、山西的商号、驿站,”“只要跟保定府的案子沾边,就一查到底;”“要是查到京官牵扯,立刻报给陛下,”“再定处置的法子!”

说完,他把章程递上前:“这是详细章程,各衙门的印信都盖好了,”“请陛下过目。”

朱厚照却没接,只扫了眼章程上红彤彤的印鉴,淡淡道:“章程朕就不看了。”“你们定的,朕信得过。”

这话一出,四位大佬全愣了——陛下竟连翻都不翻?这是掏心掏肺的信任,还是带着底气的放权?没等他们回神,朱厚照话锋一转,语气陡然沉了下来,像泼了盆冷水:“只是朕有几句话,得跟你们说道说道。”

“先帝爷在位时,念你们是老臣,”“给你们高官厚禄,赐你们田宅奴仆,”“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你们替大明扛事,替百姓办事!”

“可现在呢?”“待遇你们拿着,好处你们占着,”“遇事却只知道拿‘祖宗家法’糊弄朕!”“朕问问你们——”“祖宗家法能挡得住草原的鞑靼吗?”“能管得住南方的流民吗?”“能让保定府的百姓吃上一口热饭吗?”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震得暖阁的竹帘都晃了晃:“都不能!”

“能办实事的,从来不是纸上写的‘祖制’,”“是你们这些站在朝堂上、拿着朝廷俸禄的官!”

韩邦、杨守随、张敷华的脸“唰”地红透了,头埋得更低,连呼吸都放轻了——陛下这话,是戳着他们的痛处骂啊!之前拿祖制挡改制的事,陛下这是记着呢!

李东阳更是老脸发烫,手里的章程攥得发皱,指节泛白——他之前也劝过陛下“祖制不可违”,现在想来,真是糊涂透顶!

“朕今年只有十五岁。”朱厚照的声音缓了些,却带着少年人少有的清醒,“你们几位,年近花甲,”“论年纪,都能做朕的爷爷了。”

“朕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都知道‘祖制要守,但更要变通’,”“都知道‘百姓吃饱饭比什么都重要’,”“你们这几位‘爷爷’,可别越活越糊涂,”“忘了当官的本分是什么!”

这话像重锤,一下下砸在四位大佬心上。韩邦的额头渗出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滑;张敷华的手指攥得发抖,指甲掐进掌心;杨守随羞愧得脖子都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突然,朱厚照往前迈了一步,对着四位躬身站着的老臣,缓缓躬身行了一礼——身子弯得很沉,龙袍的衣角都扫到了地面。

“陛下!”四位大佬吓得魂飞魄散,“噗通”一声齐齐跪下,膝盖撞得青砖发响。李东阳老泪纵横,声音都哽咽了:“陛下使不得!臣等糊涂!臣等知错!”“求陛下恕罪!”

沈希仪也惊得连忙跪下,脑袋埋在地上不敢抬——九五之尊给臣子行礼,这是何等的重视,又是何等的鞭策啊!

朱厚照直起身,伸手去扶他们,指尖碰到李东阳的胳膊,能感觉到老人在不住发抖:“起来吧。”“朕这一礼,不是给你们的官帽,”“是给你们身上‘大明臣子’这四个字。”

“朕希望你们记住,”“不管是内阁还是三法司,”“别再抱着‘祖制’当挡箭牌,”“多想想保定府那些按红手印的百姓,”“多办点实事,”“别让朕失望,别让先帝失望,”“更别让大明的百姓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