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快乐种在心里(1 / 2)

梁实秋

探索思考

快乐,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无论在口语中,还是书面语中,都常常见到它的身影:新年快乐,生日快乐,中秋快乐……人们之所以欢喜地说着写着这个词语,大概是因为快乐简单又奢侈。如果想更持久的体会快乐,那不如《把快乐种在心里》吧!

阅读批注

天下最快乐的事大概莫过于做皇帝。1“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至不济可以生杀予夺,为所欲为。至于后宫粉黛三千,御膳八珍罗列,更是不在话下。

1 语言严谨

普天之下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最快乐的人又是谁?文章开头,作者便言简意赅地给出了答案,“做皇帝”是最快乐的事。而“大概”一词的使用,又使得作者的观点不过于绝对,非常严谨。这也为后文推翻“皇帝是最快乐之人”埋下了伏笔。

清乾隆皇帝,“称八旬之觞,镌十全之宝”,三下江南,附庸风雅。那副志得意满的神情,真是不能不令人兴起“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喟。

在穷措大眼里,九五之尊,乐不可支。但是试问古今中外的皇帝,问他们一生中是否全是快乐,答案恐怕相当复杂。西班牙国王拉曼三世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于胜利与和平之中统治全国约五十年,为臣民所爱戴,为敌人所畏惧,为盟友所尊敬。财富与荣誉,权力与享受,呼之即来,人世间的福祉,从不缺乏。在这情形之中,我曾勤加计算,我一生中纯粹的真正幸福日子,总共仅有十四天。2

2 引用论证

在“穷措大”,即穷困的读书人眼中,皇帝应该是最快乐的。此处,作者引用西班牙国王拉曼三世的一段话,反驳了这个看法。拉曼三世是真正的国王,是名副其实的当事人,引用他的话来做论证,令人深信不疑。而如果引用的是其官员或子女的言论,可信度不免令人怀疑。

御宇五十年,仅得十四天真正幸福日子。我相信他的话,宸谟睿略,日理万机,很可能不如闲云野鹤之怡然自得。

于此我又想起从一本英语教科书上读到的一篇寓言。题目是《一个快乐人的衬衫》。

某国王,端居大内,抑郁寡欢,虽极耳目声色之娱,而王终不乐。

左右纷纷献计,有一位大臣言道:如果在国内找到一位快乐的人,把他的衬衫脱下来,给国王穿上,国王就会快乐。

王韪其言,于是使者四出寻找快乐的人,访遍了朝廷显要,朱门豪家,人人都有心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不快乐。

最后找到一位农夫,他耕罢在树下乘凉,**上身,大汗淋漓。

使者问他:“你快乐么?”农夫说:“我自食其力,无忧无虑!快乐极了!”使者大喜,便索取他的衬衣。

农夫说:“哎呀!我没有衬衣。”这位农夫颇似我们的禅门之“一丝不挂”。3

3 引用论证

寓言故事《一个快乐人的衬衫》,篇幅不长,仅有240余字。但其中却包含了:抑郁寡欢的国王、心急如焚的大臣、心事重重的显要豪家,这些人有身份有地位,却没有快乐和悠闲。而最快乐的人——农夫却几乎一无所有。短短的寓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快乐与财富、地位并无直接的关系,一个人的心态才是快乐与否的根本。

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吃饭睡觉,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