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王尔德说过,“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友谊存在的。” 就一般而论,这话是对的,因为男女之间如有深厚的友谊,那友谊容易变质,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谊。过犹不及,那分际是难以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祢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6但似乎是也以同性为限。并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赖于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但年长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点着几分老成。老气横秋则令人望而生畏,轻薄儇佻则人且避之若浼。单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为他的情感无所寄托,漂泊流离之中最需要一个一倾积愫的对象,可是等到他有红袖添香稚子候门的时候,心境便不同了。
6 举例论证
本文中,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多次列举历史人物与事件,纵观古今,横亘中外。这些典故和论说为作者阐明友谊的种类和交友原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祢衡和孔融的友谊便是忘年交的典型案例。
“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淡所以才能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 敬也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不过“狎而敬之”是很难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Mark Twa说:“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如果不开口向你借钱。”7这真是慨乎言之。朋友本有通财之谊,但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 世上最难忘的事是借出去的钱,一般认为最倒霉的事又莫过于还钱。一牵涉到钱,恩怨便很难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长中的友谊都被这阿堵物所戕害!
7 引用论证
此处作者引用马克·吐温的原话,提出了有别于前文的新的观点:朋友也应防止过分的亲昵,而“借钱”正是朋友之间最难以逾越的鸿沟。直接引用名人名言,不仅可信度高、论证力强,而且使整篇文章的语言极具节奏感、起伏感。
规劝乃是朋友中间应有之义,但是谈何容易。名利场中,沆瀣一气,自己都难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而在对方则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谁又愿意别人批他的逆鳞?规劝不可当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伤他的颜面,不可在他情绪不宁时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我总以为劝善规过是友谊的消极的作用。友谊之乐是积极的。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共享快乐,比共受患难,应该是更正常的友谊中的趣味。8
8 补充前文,锦上添花
本段文字是对上一段的补充与充实,从侧面说明保持长久的友谊需要掌握分寸。即使是规劝朋友,也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场合与时机。文段最后,作者提出了“共享快乐,是正常的友谊中的趣味。”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上升了一个高度,实属锦上添花。
阅读赏析
细细品读梁实秋先生的这篇《谈友谊》后,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首先会被先生的语言风格所折服。本文的语言简约而又丰盈,在浸润心田的同时起到了鞭辟入里的效果。
其一,每段中,先生几乎都引经据典,用贯通古今中外的事例或名人名言为论点做支撑。这些典故的运用恰到好处,给读者一种轻车熟路、水到渠成的感觉,读来酣畅淋漓。其二,多种修辞手法的交替使用,或善意调侃,或严肃认真,把人性的本质揭露无疑,也体现了先生深刻的处世智慧。
除语言风格外,本文的表现手法也值得称颂。先生以种种形象来揭示友谊的内涵、总结交友的原则,给读者一种通过小事观大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审美效果。这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是说理议事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写作中,你也不妨学着用起来吧!
阅读延伸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友谊的?请用自己的话做一番总结。
2.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本文,在朗读中充分感受本文的语言之美,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3.如有兴趣,请阅读培根的《论友谊》,并从内容及表达方式等方面与本文进行比较。由此,提高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