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物尽其用(2 / 2)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王盛看得非常仔细,不仅看主线情节,也关注人物对话的质感、场景转换的节奏,以及那种王盛特别强调的“写实武侠”氛围的营造。

终于,约莫一个多时后,王盛合上了剧本的最后一项。

他抬起头,看向屏息凝神的徐客。

“整体框架不错,抓住了‘蝼蚁挣扎,兄弟情义,时代洪流’的核心。”王盛先给予了肯定,让徐客稍稍松了口气。

但紧接着,王盛便开始了具体的点评和修改意见,语速平稳,条理清晰:

“沈炼这个主角,内心的挣扎和转变还需要更细腻的铺垫。他对北斋的情感,不能只是见色起意或者简单的怜悯,要和他自身渴望摆脱工具人命运、追寻一丝‘人’的温度联系起来。”

“卢剑星、靳一川这两个兄弟的角色塑造可以再深化。

卢剑星的忠厚和无奈,靳一川的江湖气和最终悲剧,要更有层次。他们三兄弟在锦衣卫这个牢笼里的相互扶持和最终不得不面对的抉择,是打动人的关键。”

“动作设计思路我同意你的想法,要偏向写实、凌厉,突出绣春刀这种兵器的特点,追求‘杀人技’的狠辣与效率,尽量减少那些飞来飞去、违反地心引力的夸张场面。我们要的是一种贴近历史的、残酷的暴力美学。”

“另外,几个关键场景的张力可以再加强。比如,兄弟三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逐渐发现被卷入更大阴谋的那种窒息感;最后决战时,在雨夜或废墟中的那种绝望和悲壮……”

王盛侃侃而谈,每一处意见都直指剧本现阶段可能存在的软肋和可以提升的空间。

他不仅指出问题,有时还会提出一两个具体的修改方向供徐客参考。

徐客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快速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额角甚至微微见汗。

他发现自己原本以为已经打磨得不错的剧本,在王盛锐利的审视下,依然暴露出了不少可以精雕细琢之处。

但同时,他也深感佩服,王盛的这些意见并非外行指导内行,而是真正基于对叙事规律、人物心理和市场受众的深刻理解。

“王总指点的是!”徐客记下最后一条,心悦诚服地点头,“这些地方我们回去立刻修改,一定让剧本更加扎实,人物更立得住。”

“嗯。”王盛满意地点点头,“剧本基本达到预期,可以立项进入筹备阶段了。”

徐客脸上顿时露出喜色。

“演员方面,”王盛强调道,“优先从我们盛影系内部和有良好合作关系的演员中挑选。

要符合角色气质,演技过硬,价格合理。具体人选,你和选角导演先拿出一个初步方案报给我。”

“明白,王总。”徐客立刻应道,“我一定严格把关,确保用最适合的演员。”

“好,《绣春刀》这个项目,我就正式交给你了。”王盛站起身,做出了送客的姿态,“期待你带着团队,打磨出一部不一样的武侠片。”

徐客也连忙起身,紧紧握住王盛伸过来的手,语气坚定:“必不负王总所托!”

带着满满的笔记和对新项目的憧憬,徐客离开了王盛的办公室。

王盛重新坐下,稍作思考。

对于这帮港岛导演,他奉行的是物尽其用的准则。

没办法,内地成材又好用的商业导演少的可怜。

盛影系目前虽培养了一些,但也就能拍拍类型片之类的电影,一部电影产出个几千万票房顶天了。

想要突破,还得是港岛这帮子老导演。

但一些屁股歪的不行。

徐客嘛,虽有自己的想法,但更看重甲方要求。

尤其是在人生最难的时候,还愿意给他机会的甲方。

所以,王盛同他签了十部片约。

对于徐客而言,他不怕多,就怕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