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物尽其用(1 / 2)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徐客走了进来。

与往常相比,他今天的姿态显得更为谦逊,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他脸上堆着笑容,未语先笑:“王总,恭喜恭喜!《功夫足球》在北美的成绩,简直是石破天惊!为我们华语电影人狠狠争了一口气啊!”

王盛微微一笑,起身与他握了握手,示意他在会客沙发坐下:“徐导客气了,运气,也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这哪里是运气,分明是王总您眼光独到,布局深远。”

徐客由衷赞叹,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几分真实的惋惜,“起来,看到《功夫足球》在北美的宣发如此成功,我真是……哎,忍不住想,若是当初《蜀山传》在北美,也能由盛影来操盘,或许结局会大不相同。”

王盛闻言,轻轻摇头,笑容里带着洞悉市场的清醒:“徐导,情况不同。《功夫足球》的成功,迭加了太多特殊因素。

周星星独特的‘无厘头’喜剧风格,虽然有其文化特异性,但‘草根逆袭’、‘梦想成真’的核心是普世的,加上‘功夫’和‘足球’这两个在西方都具有高认知度的元素嫁接,以及巧妙利用脱口秀进行反向营销的奇招,更重要的是,蹭上了世界杯前全球足球热度的东风。”

他顿了顿,继续深入分析,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而《蜀山传》,根植于东方仙侠文化,体系庞大,概念繁复,对于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的西方普通观众而言,理解门槛太高。

那种飘逸的美学、道家佛家的思想内核,在美国、在海外,愿意静下心来欣赏、并且能看懂的观众群体,相对众且固定。

即使投入大量宣发资源,恐怕也难以复制《功夫足球》的破圈效应。这不是电影品质的问题,是文化折扣使然。”

徐客认真听着,虽然遗憾,但也知道王盛的分析切中要害。

他叹了口气,点点头:“王总一语中的。是我有些想当然了。东方仙侠的意境之美,确实难以让海外大众快速共鸣。”

“不过,”

王盛话锋一转,给徐客画下了一个更具诱惑力的蓝图,“仙侠题材并非没有国际潜力,但需要等待时机,更需要内地市场本身的体量足够庞大,能够先支撑起这类大制作的成本和回收。

等到那时,我们可以开发一个系列仙侠大片项目,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那个项目,到时候可以交给徐导你来负责。”

徐客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系列仙侠大片!

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舞台。

《蜀山传》的大败,不仅使得资方中国星娱乐有限公司大亏特亏,也让徐克跌出了港岛一线导演的行列。

他现在的处境,四舍五入算个过街老鼠,港资都不敢用他了。

那怕《蜀山传》在内地大卖,但那是总舵主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劳,跟他徐客有个屁的关系。

历史上,徐客自《蜀山传》大败后,虽接手过《头文字D》等项目,但一个都没成。

直到合拍片政策发生改变,他才抓住机会进入内地,后来被内地资本扶持回了一线导演行列,被博纳之流捧为座上宾。

徐客现在可没这个资格,他知道自己在王盛眼里是什么地位,大概比狗强一些,毕竟《蜀山传》让王总赚了些钱。

他激动地身体微微前倾:“王总此言当真?”

“当然。”

王盛肯定道,但语气也随之带上了一丝告诫,“不过,前提是,徐导你要一直能维持住创作状态,跟上市场的变化,搞明白受众群体。

盛影系的资源,只会向最能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合作伙伴倾斜。”

“我明白!我明白!”徐客连连点头,神情郑重,“请王总放心,我徐客别的不敢,对电影的热情和钻研从未懈怠。一定会保持状态,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两人又就未来电影市场,尤其是特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闲聊了几句,气氛融洽。

聊得差不多了,徐客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双手递到王盛面前,姿态恭敬:“王总,这是‘作业’。按照您之前给的故事大纲和核心设定,我们团队初步完成了《绣春刀》的剧本,请您过目。”

王盛接过剧本,封面上“绣春刀”三个毛笔字遒劲有力。

他不再多言,低头专注地翻阅起来。

办公室内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徐客有些紧张地观察着王盛的表情,只见他时而微微颔首,时而蹙眉沉思,手指偶尔在某一页上轻轻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