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观大夏这边,尽管白党高层心思复杂,对第五战区除了方默的第69军外,并未派遣更多中央军嫡系部队增援。
但在抗击外侮的大义面前,后勤补给线依旧在全力运转。
呜——!
喷吐着浓烟的火车头,拉响汽笛,昼夜不息。
一列列满载着粮食、被服、弹药和医药的军列,沿着横贯东西的陇海铁路,以及纵贯南北的津浦铁路(中段尚在控制中),顽强地将宝贵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彭城这个巨大的兵站。
前线的将士们,至少枪里有弹,肚里有粮。
第五战区总指挥部内,气氛凝重。
李司令刚刚接到南线战报:滁州失守,鬼子第13师团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已逼近淮河南岸的蚌埠。
淮河,彭城的南面屏障,已直接暴露在鬼子兵锋之下。
“司令。”一名参谋面露忧色,上前建议,“淮河防线是我彭城的南部门户,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是否……是否立即调方默的第69军主力南下,沿淮河布防?以69军的战斗力,必可确保南线无忧。”
此言一出,指挥部内不少目光都投向了李司令,显然,抱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然而,李司令却缓缓摇了摇头,抬手制止了参谋继续说下去。
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张巨大的沙盘,手指在代表彭城的位置轻轻敲击着。
“淮河要守,但69军,现在不能动。”
李司令的声音不高,但却是一锤定音。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诸将:
“我们不仅要守住彭城,还要利用鬼子急于求战、孤军深入的机会,狠狠地吃掉他一口!甚至几口!”
他的手指猛地向沙盘北侧一点:
“第69军,就是留着干这个用的,是我的杀手锏。”
“现在就把他们摆到淮河沿线去守阵地?
守,自然是能守住。可然后呢?
我们就被动了,只能眼睁睁看着鬼子南北对进,慢慢挤压我们。
后续还怎么寻找战机,怎么重创乃至包围鬼子?”
李司令的战略眼光,显然比只关注一城一地得失的参谋更为深远。
他要在运动战中歼敌,而不是被动挨打。
“那……南线淮河……”参谋依旧担心。
“调于司令的51军上去。”李司令早已胸有成竹,“这些东北汉子,自打那年在北方吃了大亏,老家沦陷之后,打鬼子的心气儿最高,士气嗷嗷叫。
派他们去守淮河,正合适,我相信他们能守住。”
命令迅速下达。
自从自从某次睡衣登山舞会之后,东北军的余部就对打鬼子最上心,也最坚决。
于是,第51军的将士们,怀着对鬼子刻骨的仇恨和收复故土的渴望,义无反顾地开赴淮河前线,抢筑工事,严阵以待。
就这样,台二庄之战的舞台,正在一点一点的搭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