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我要当大官 > 第204章 惊为天人

第204章 惊为天人(1 / 2)

第204章 惊为天人

”其实,我不太喜欢神化个人的感觉。”

安昕本身已经是练气士,是修仙者,並不在意外界的神化,只追求內心的寧静与超脱。

“但,有些时候,为了做些事情,又不得不搞些个人崇拜。”

安昕仿佛是说给张则士听的,又仿佛是自言自语:“我要发展工业,就要让学子安心,要让学子安心,我就要全力支持,这一座雕像佇立在这里,只要我不倒台,只要他们不敢掀翻我的雕像,便不敢对付我的学校,不敢欺负我的学子。

所以,我要做这一座学校的校长,我要衝破这个时代的重重阻力,学校也要衝破这重重阻力,学生同样这样。”

他作为这个学校的校长,进入这个学校的学子就是他安部堂的门生。

安昕不允许別人质疑工科大学,同时也给予天下学子以鼓励和信心,慢慢改造人们的思想,以“实学经世”之论,来破除士人偏见,塑造文科、工科的同等地位。

他要重释圣贤之言,將儒家的“格物致知”四个字拿出来,从前贤旧註里辟出一条新路,让它成长起来,成为最为显赫的一门学问。

而这门学问又在於“解苍生之困”,是如今还在完善中的“三民论”的践行之法。

张则士想到刚刚校门之上所鐫刻的对联,其上所书“格物致知,穷宇宙之理方为真学问;经邦济世,解苍生之困始是大文章。”其横批“知行合一”更是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只此四字却仿佛有大学问、大道理,让人有一种“朝闻道矣!”的深刻感受。

可惜!他这些年管理偌大海上集团,逐渐力不从心,便也修身养性,寻找管理的真諦,找了夫子研习了儒道经典,但学不到家,此时见到王阳明的核心主张,虽心有感悟,却积累不足,无法真正“得道”。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部堂大人经世致用之论,小的无比赞同,就如那铁甲船,航行在海洋之上,必能扬我国威。

如今之世界,唯有经世致用,才有坚船利炮,唯有坚船利炮,方能立足天下“”

o

张则士叩首说道。

安昕这才转过身来,目光投向了这个大腹便便的胖子。

说他胖,也不算胖,虽然有肚子,但整体属於脂包肌的体格,属於孔武有力的身材。

“今早的铁甲船,感觉如何”

张则士听到安昕的问话,不由得一愣。

他没有想到,部堂竟然大大方方的承认了那铁甲船就是他特意安排的。

“回稟大人!小的无比震撼!从今日始,我大燕拥有这样的铁甲舰队,必能称霸海洋之上!

必能令我大燕,成为世界之中心!

大人必能,冠冕天下!”

他说完,脑袋就叩的更低了。

一息、两息、三息,对方没有说话,世界仿佛安静下来。

“起来吧!”

安部堂的声音再次传来,张则士鬆了一口气。

对方没有斥责,没有反驳,也没有喜悦,只是轻飘飘的揭过。

但他认为自己猜对了,安部堂確实有冠冕天下的心。

张则士反而放鬆了一些,此刻他已经確信,对方应当不会再將他怎么样了。

“谢大人!”

张则士再次叩谢以后,方才站了起来。

安昕这时候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的看著张则士。

他平日不喜別人的跪拜,此刻却让张则士跪了將近十分钟。

张则士是真正的海上梟雄,要把这样的人真的收服,怀柔是不可以的。只有让其明白双方之间的鸿沟,將之真正的慑服,他才会认真听话、认真思考、认真投靠。

早上安排第一造船厂下水的第二条铁甲船一伍仁號,在洛河之上巡游夸耀武力,便是为了如此。

而张则士此人,海上半生,或许学问还不如些老明经,但其眼界却远超朝堂之上的袞袞诸公。

此人合用。

只要收服其人,不但少了此人掣肘,还立即拥有强势的海上势力,立即就能在东海之上立住。

而指望东阳水师,哪怕稳步推进,造船要时间、招募训练船员要时间、打出威名要时间,几年乃至十几年时间恐怕都难以真正控制偌大东海。

“可有字”

安昕问道。

“回稟部堂大人,允中。”

张则士回道。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安昕轻声念道。

为官以后,他为了不在同僚交流中露怯,也曾苦研经义。

以他穿越前一路卷出来的精神,后来又在“飞飞”的帮助下研习,再结合前世两宋之后发展而出的大量经典,包括朱熹、王阳明、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经义。

安昕的学问水平早已经不比朝中正统官员差了,再加诸位大家理论加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说独树一帜,也已算得上见解独到。

“允中,陪我走走。”

安昕移步,绕过雕塑以后,沿著宽阔的石板路,朝著山上走去。

“是!”

张则士小心应了一声,小步追上,亦步亦趋的跟在安昕身后半步,小心陪著。

张良、万泽文、何西及数名护卫坠在后面几米。

其余人等,则落后几十米远远跟著。

“当今天下局势,允中怎么看”

安昕背负双手,攀爬著梦龙山。

吴州工科大学的校舍,一路从山脚建设到了山腰中段,还囊括了两个平静无波的湖泊,一个如月牙,一个如生,从山上看下去,像是镶嵌在山间的两块碧绿翡翠。

“小的身在海外,对於当今天下,只觉扑朔迷离,不知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