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 > 第244章 所有人都在瞩目!所有人都在关注!

第244章 所有人都在瞩目!所有人都在关注!(1 / 2)

第244章 所有人都在瞩目!所有人都在关注!所有人都在等待!

《舌尖上的霓虹》第一集初剪完成的第二天,野原广志就带着团队往群马县赶,第二集的主题定为“街头的暖”,拍的是老街上开了三十年的荞麦面铺。

车子刚驶进群马县界,松井雄一就忍不住翻起了拍摄清单,语气里带着点兴奋:“广志君,你确定不用提前跟面铺老板再确认下上次在千叶拍野水桑,提前踩点省了不少事,这次咱们只打了个电话,会不会漏了什么细节”

广志正低头修改分镜稿,闻言抬头笑了笑:“放心吧,松井桑。昨天我让本田酱跟老板聊了半小时,连他凌晨四点磨荞麦粉的习惯都记下来了。咱们这次重点拍‘传承’——老板跟他儿子的争执,老顾客的熟客习惯,这些比单纯拍煮面过程更重要。”

坐在副驾驶的本田樱子立刻掏出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松井桑您看,我都记下来了。老板叫佐藤幸助,今年五十八岁,儿子佐藤健太二十五岁,想把荞麦面铺改成西式咖啡馆,父子俩吵了快半年了。还有常来的老顾客,比如住在隔壁的田中婆婆,每天下午三点都会来吃一碗天妇罗荞麦面,还会带自己腌的咸菜。”

斋藤茂坐在后排,手里攥着摄像机,突然开口:“群马的老街光线比千叶暗,下午四点以后会有树荫挡光,得提前准备补光灯。还有荞麦面下锅的蒸汽,容易让镜头起雾,我带了防雾喷雾,到时候每拍十分钟就得擦一次镜头。”

广志点头:“还是斋藤桑考虑得细。等会儿到了面铺,先拍佐藤桑磨荞麦粉的特写,用侧光突出面粉的颗粒感,再拍他手上的老茧——跟野水桑的手不一样,他的手因为常年揉面,指关节更粗,虎口还有磨出来的茧子。”

车子停在老街入口时,刚好是上午十点。佐藤幸助的荞麦面铺就在老街中间,木质招牌上刻着“佐藤屋”三个字,门口摆着两盆绣球,瓣上还沾着露水。

看到广志一行人,佐藤幸助立刻迎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块沾着面粉的抹布:“野原君我听本田酱说你们今天来,特意把磨粉机提前擦干净了。”

“佐藤桑麻烦您了。”广志躬身行礼,目光落在屋里的磨粉机上——那是台昭和时期的老机器,黄铜部件泛着光,“我们想先拍您磨荞麦粉的镜头,您看现在方便吗”

“方便!方便!”佐藤幸助连忙点头,转身往屋里走,“我每天这个点都要磨今天用的粉,你们随便拍,不用管我。”

斋藤茂立刻架起摄像机,松井雄一在旁边调整补光灯。

佐藤幸助坐在磨粉机前,双手握住木柄,慢慢转动起来,荞麦粒从漏斗里落下,变成细粉落在竹筛里,簌簌的声音格外清晰。

广志站在旁边,对松井雄一说:“特写他的肩膀,转动木柄时肌肉的起伏——这是三十年坚持的痕迹,比任何解说都有说服力。”

松井雄一立刻调整镜头,画面里佐藤幸助的肩膀随着木柄转动微微起伏,领口露出的脖颈上,青筋因为用力而凸起。

本田樱子蹲在旁边,小声问:“佐藤桑,您磨粉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啊”

佐藤幸助笑着回答:“讲究可多了!荞麦粒要先晒三个小时,磨的时候转速不能快,不然粉会发热,影响口感——我父亲当年就是这么教我的,几十年都没变过。”

正说着,一个穿着牛仔裤的年轻男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份咖啡馆设计图,正是佐藤健太。

看到摄像机,他愣了一下,语气里带着点不耐烦:“爸,我说了多少遍,别搞这些没用的拍摄,赶紧把铺子转让合同签了,人家投资方还等着呢。”

佐藤幸助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手里的木柄停住:“我不签!这铺子是我父亲传下来的,你想改成咖啡馆,除非我死了!”

气氛瞬间僵了下来,广志却眼睛一亮,对松井雄一说:“别停,继续拍!抓他们的表情,尤其是佐藤桑的眼神——有愤怒,还有委屈。”

松井雄一立刻把镜头对准两人,佐藤幸助的嘴唇抿成一条线,眼眶有点红;

佐藤健太则皱着眉,手里的设计图攥得发皱。

本田樱子趁机问:“健太桑,为什么想把铺子改成咖啡馆啊”

“为什么”

佐藤健太冷笑一声,“现在谁还吃老掉牙的荞麦面年轻人都爱去咖啡馆,又时髦又赚钱。我同学开的咖啡馆,一个月赚的钱比我爸这破铺子一年还多!”

佐藤幸助猛地站起来,声音都在抖:“破铺子这铺子养活了咱们家三代人!你小时候生病,没钱看医生,还是靠这铺子赚的钱——你现在说它是破铺子”

佐藤健太脸色变了变,却还是嘴硬:“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爸你别总活在过去里!”说完,他把设计图往桌上一摔,转身就走。

看着他的背影,佐藤幸助叹了口气,重新坐下,慢慢转动磨粉机。

广志走过去,递给他一杯水:“佐藤桑,别往心里去。健太桑也是想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好点,只是方式不一样。”

佐藤幸助接过水杯,苦笑一声:“我知道。可这铺子是我的命啊,要是改了,我对不起我父亲。”

广志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今天拍的时候,会把您的坚持拍出来。说不定健太桑看到片子,会明白您的心思。”

接下来的拍摄很顺利。

中午饭点时,老顾客们陆续来店里,田中婆婆果然准时出现,手里提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腌萝卜:“幸助君,今天的荞麦面要煮得软一点,我牙口不好。”

佐藤幸助立刻笑着答应:“知道了,田中婆婆,马上就好。”

他煮面的时候,手法格外熟练,荞麦面下锅后,用筷子轻轻搅动,煮到八分熟就捞出来,过一遍冷水,再浇上特制的酱汁。

松井雄一的镜头一直跟着他的手,从煮面到浇酱汁,每个动作都拍得很细。

广志在旁边提醒:“拍田中婆婆吃面的表情,她咬第一口时,眼睛会亮——这个细节一定要抓住。”

果然,田中婆婆夹起一筷子面,放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还是幸助君煮的面好吃,比我女儿在东京吃的荞麦面地道多了。”

拍摄一直持续到傍晚,收工时,佐藤幸助非要留众人吃荞麦面。

看着碗里的面,广志忽然说:“佐藤桑,明天我们想拍您跟健太桑聊聊,就聊您父亲当年开铺子的事——说不定能解开你们之间的疙瘩。”

佐藤幸助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我试试跟他说。”

第二天上午,佐藤健太果然来了,虽然脸色还是不好看,却没像昨天那样发脾气。

当佐藤幸助说起“父亲当年顶着台风去进货,回来时浑身湿透,却把荞麦粉护得好好的”时,佐藤健太的眼眶慢慢红了。

广志趁机让松井雄一拍下这一幕,镜头里,父子俩的距离慢慢拉近,之前的隔阂好像也淡了些。

拍完第二集,团队马不停蹄往琦玉县赶,第三集“家里的味”拍的是普通家庭的年夜饭。选的是住在琦玉县的高桥家,女主人高桥惠子每天都会做不同的家常菜,丈夫是公司职员,儿子在读高中。

拍摄当天,高桥惠子一大早就在厨房忙碌,炸天妇罗、煮关东煮、蒸鲑鱼,厨房里飘着香味。

广志让松井雄一拍她切菜的特写,高桥惠子的手很巧,胡萝卜被切成小的形状,土豆切成均匀的薄片。

“惠子桑,为什么每天都做这么多菜啊”本田樱子好奇地问。

高桥惠子笑着说:“我丈夫上班辛苦,儿子读书累,多做几道菜,他们吃得开心,我也高兴。以前我婆婆也是这样,每天等我们回家吃饭,现在她不在了,我就接着做。”

傍晚时,高桥家的丈夫和儿子回来了。

儿子高桥健一刚放下书包,就凑到厨房门口:“妈,今天有天妇罗吗我同学说想吃您做的天妇罗。”

高桥惠子笑着点头:“有,刚炸好,快洗手吃饭。”

一家人坐在餐桌前,灯光暖暖的。高桥健一夹起一块天妇罗,递给父亲:“爸,你尝尝,妈今天炸的天妇罗特别脆。”父亲接过,放进嘴里,点了点头:“嗯,还是你妈做的好吃,比外面餐馆的还香。”

广志让松井雄一从侧面拍这个画面,灯光落在三人脸上,满是温馨。

斋藤茂特意调暗了背景,让焦点集中在餐桌上的菜和三人的互动上。

收工后,松井雄一翻着素材,忍不住赞叹:“广志君,你选的这三个主题太好了!海边的鲜、街头的暖、家里的味,刚好把霓虹的美食和人情都涵盖了。尤其是高桥家的年夜饭,看得我都想家了。”

广志笑着点头:“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美食只是载体,人情才是核心。观众看片子时,能想起自己身边的人,想起自己吃过的老味道,这片子就算成功了。”

就在野原广志团队忙着拍摄第二、三集时,东京台的预热宣传也全面展开。

《朝日新闻》的娱乐版用了半版篇幅报道《舌尖上的霓虹》,标题写着“野原广志全新力作!用美食讲述霓虹人情故事”,还附上了野水正泰收网的照片。

东京台的黄金档节目《东京今夜秀》也专门做了一期预热,主持人拿着《舌尖上的霓虹》的预告片,对观众说:“大家还记得《深夜食堂》里温暖的关东煮吗这次野原广志导演带我们走进千叶的海鲜市场、群马的老街、琦玉的普通家庭,用镜头记录最真实的霓虹美食和人情。下周六晚八点,锁定关东台,一定不要错过!”

服部忠还协调了东京地铁的广告位,在银座、新宿等繁华地铁站的灯箱上,都贴上了《舌尖上的霓虹》的海报——海报上,野水正泰的手、佐藤幸助的磨粉机、高桥家的餐桌排成一排,

关东台也没闲着,在自己的地方新闻节目里,每天都会插播三十秒的预告片。

藤下健还联系了千叶、群马、琦玉三县的地方电视台,让他们帮忙播放预告片,作为交换,东京台会在《舌尖上的霓虹》里植入三县的文旅宣传信息。

一时间,整个关东地区都被《舌尖上的霓虹》的宣传覆盖了。

在东京新宿的写字楼里,午休时,上班族们都在讨论这部纪录片。

“你们看《朝日新闻》了吗野原广志又出新作品了,这次是美食纪录片!”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的山田一郎,拿着报纸,跟同事们说。

旁边的佐藤健太抬起头,眼睛一亮:“野原广志就是拍《七武士》和《深夜食堂》的那个导演他拍的纪录片肯定好看!我之前看《深夜食堂》,每次都被里面的故事感动到哭。”

另一个同事铃木子也点头:“我妈昨天还跟我说,《深夜食堂》里的关东煮跟她年轻时做的一模一样。这次野原导演拍美食纪录片,我一定要让我妈也看看,说不定能看到她熟悉的老味道。”

在东京大学的教室里,课间休息时,学生们也在聊《舌尖上的霓虹》。

“听说野原广志这次拍了千叶的金枪鱼拍卖,我还从没见过金枪鱼拍卖呢,到时候一定要看!”大三学生渡边彻兴奋地说。

他的同学山口惠子笑着说:“我更期待群马的荞麦面铺,我外婆家就在群马,每次去都要吃老街的荞麦面,不知道野原导演拍的是不是同一家。”

旁边的田中健一推了推眼镜:“野原导演的作品,从来不会让人失望。《暗芝居》把都市怪谈拍得那么吓人,《超级变变变》让大家都愿意互动,这次的纪录片肯定也有不一样的惊喜。”

在东京的地铁里,乘客们看到灯箱上的海报,也忍不住讨论起来。

“这个海报拍得真好,你看这双手,一看就有故事。”一个中年男人指着海报上野水正泰的手,对身边的妻子说。

妻子点头:“野原广志导演拍的东西都很有温度,上次我们看《深夜食堂》,你还说想起了你妈做的味噌汤呢。下周六晚八点,咱们别忘了看。”

在一家拉面店里,老板正拿着报纸,跟顾客们聊《舌尖上的霓虹》。

“我跟你们说,野原广志导演拍的纪录片,肯定差不了!”老板一边煮拉面,一边说,“我之前看《七武士》,特意去影院看了三次,里面的稻田决战拍得太震撼了。这次他拍美食,肯定能拍出不一样的感觉。”

一个常客笑着说:“老板,到时候我们来你店里,边吃拉面边看怎么样你店里的电视刚好能收到关东台。”

老板立刻答应:“好啊!到时候我多准备点小菜,咱们一起看!”

除了关东地区,其他县市的电视台也都得到了《舌尖上的霓虹》的消息。

在大阪,读卖电视台的制作部会议上,部长拿着东京台发来的宣传资料,对下属们说:“你们都看看,野原广志要拍美食纪录片了。这个人不简单,拍什么火什么,咱们得重点关注,看看他这次又能玩出什么新样。”

下属们传阅着资料,一个年轻编导说:“部长,我们要不要也做一档类似的节目大阪的美食也很多,比如大阪烧、章鱼小丸子,要是拍好了,说不定能火。”

部长摇了摇头:“先别急。等野原广志的片子播了,看看观众的反应再说。他的拍摄手法很特别,咱们得先研究透了,再做也不迟。”

在名古屋,中部日本放送的会议室里,导演们也在讨论《舌尖上的霓虹》。

“野原广志居然敢拍纪录片,还是美食题材,这胆子也太大了!”一个导演说,“之前nhk拍的美食纪录片,收视都不怎么样,他就不怕砸了自己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