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潜水艇的初试航(2 / 2)

到是船体要用铁线箍紧一些,可不要走到一半漏水,或者被大浪拍散架了。

工匠拿钱干活,还有什么说的,立即找来学徒,通宵达旦干起来。

第二天,陈子履又忽然想到,瞭望口可以用玻璃提前封死。

这样整个下潜时,就不会渗水,也可以透过水波,勉强观察前方了。

于是命人走访缙绅大户,看能不能找到平整的,透光的玻璃。

他本以为一块都找不到,因为玻璃提纯还挺难的,这会儿,很难造出大块的透明玻璃。

市面上的玻璃器皿大多带颜色,差一点的,甚至完全不透光

没想才过了一个时辰,孙二弟便提回七八块,供陈子履挑选。

陈子履一看,还真是晶莹透亮,几乎透明。

一问才知道,济南府颜神镇盛产石英砂和陶土,全镇不是陶瓷作坊,就是玻璃作坊。

对于山东缙绅来说,玻璃器皿并不是稀罕物。

当然,玻璃的颜色越淡,越难得,越昂贵。近乎透明的大块玻璃,一向千金难求。

也就山东的本地缙绅,凭关系搞到一些。

陈子履暗呼自己孤陋寡闻,然后拿着玻璃去火器局,让木匠装在瞭望顶上,再用几根细铁条加固。

潜水艇就是一个大号木桶,做起来并不困难,十几个木匠、铁匠同心协力,两天便造好了。

麻丝捻缝,刷上桐油,铁线加固,再装上螺旋桨、船舵,就大功告成了。

陈子履指挥士兵把“潜水艇”搬入河道,看着成品浮在水面,心中感慨万千。

推进全靠手摇,仅能下潜五尺……可真够简陋的。

苏钧更是五味杂陈,本以为舍命报国,必定慷慨激昂,轰轰烈烈。

没想,却要坐上这丑玩意,像只老鼠一样送命。

“先试试把。你们三个坐进去。”

犹豫中,苏钧从瞭望顶的开口钻入,舱内果然和想象中一样,幽暗局促,就好像进了棺材。

两个士兵陆续进入,三人一坐,更是挤得膝盖顶后背。空气中弥漫着口臭、汗臭、还有淡淡的渔腥味道。

随着船体下沉,两个羊皮囊也灌进了河水,鼓得像个球一样。

紧接着,外面又递入两发莱阳火箭,十几枚压舱的铁炮弹,船顶瞭望口愈发和水面齐平。

舱内满是水流拍打船壳的声音,仿佛下一刻,船体就会散架。

士兵王二壮安慰道:“苏秀才别怕。咱兄弟都是渔民出身,若是进水了,咱们能救你出去。”

“我……我不怕。”

苏钧硬着头皮答了一句,又有士兵搬来一个大铁球。

这时,陈子履在外面喊道:“接了这发炮弹,就可以关舱门了。第一次试航,动起来。”

苏钧接过十斤重的炮弹,连忙照着之前的练习,站起来把头顶舱门盖紧,栓上盖栓。

加上十斤重量,船体浮力终于超过极限,缓缓沉到七八尺深的河底。

舱内本就幽暗,这下子更是乌漆麻黑,唯有那一小块玻璃窗,剩进一点点微弱的亮光。

河水从头顶的缝隙浸入,滴在苏钧的脸上,很是冰凉。

该怎么浮上去来着……

对了。

苏钧用手顶了顶前面的王大壮:“挤一下羊皮囊,二壮,向左摇杆子,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