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无第二,输赢论得英雄,故常有将军少壮,世间文无第一,词句难分伯仲,因此难见三公英年,能做到枢密院事一职,冯焘亦是年过知天命,和范瑀一样皆是七窍狐狸熬成了精。
冯焘甚至未与晋王见礼,大踏步进到屋里,卸了头上兜帽,斜眼看过地上狼藉,又转头寻着光源,看到了墙角那扇立屏上。
他没问范瑀为何在这,而是貌若感慨,“范大人赶了个早朝啊。”
无须过多言语,此处会面,即同谋。
为何同谋?撇开情谊不提,冯焘曾做主查办军中一项人命官司,世家子弟争凶斗勇出了差池,个中苦主与淑妃娘娘千丝万缕道不尽情谊。
朝代传的久了就这点不好,打个喷嚏,都能惹到某某公孙,要么得罪这家,要么得罪那家,什么都能寻到,就是寻不到皆大欢喜。
这些年,晋王地位在朝中有目共睹,显然,冯焘当初选择投诚晋王,办的是秉公秉理,得罪了淑妃。
得罪人这种事,一条道儿,只能走到黑,归根结底,还是当今圣人老而不死,臣子总要选个新君先暗暗供着,免了老皇帝一朝撒手人寰,自个儿得跟着殉葬。
“大人来的也不晚”,范瑀伸手往桌案,“这还多的是位置。”说着转身往烛台散落处,弯腰捡了底座和少许枝丫放回桌上。
晋王与冯焘相继落座,一屋子文武齐全,由不得太祖“佯作醉酒”,天象已是死局,现重臣深夜来访,再称无有二心,旁人要信才行。
棋如何落?晋王再度起身往门口,吩咐守门的道:“你去请冯先生过来。”
不多时一个蓝袍儒巾男子推门而入,拱手向着桌上众人告了礼,不等众人应答,又笑道:“诸位大人怎不点个灯?”
他伸手往袖笼,也没见掏出什么东西,随即手心往灯台上半截残烛一盖,星火如豆,转眼亮了三四根,屋里又复辉煌。
范瑀看他甩了几下手,是指尖夹着个寸长小管,应是火折子。
各人也是相识的,男子称冯固,同和六年进士,一直在晋王府作长吏,称判府事,算是亲王的家养谋臣。
然梁限制宗室参政,所以这实际是个闲职,几人议得一阵,不愧学富五车文高八斗之辈,檄文一蹴而就,写的飒飒洋洋。
大业肇建,先祖恭劳,明主龙飞。
今上以神武之姿,承尧舜之统,垂拱而治,得河清海晏。
逢妖氛摄目,精怪闭天,左道邪术,诡言长生,妄称通玄,符惑圣听,蓍乱江山。
至圣躬违和,朝纲紊乱,结狐媚于椒房,朋党连比;逐贤良于外堂,豺狼秉政。
今天人共怒,是有日月薄蚀,星摇斗偏。
我等世食国恩,岂能坐视宗庙倾颓,身受天家俸禄,安能枉顾社稷沉沦!
非旗举不义,心澄玉宇尔。
道义所指,唯奸邪数人,勿累圣躬及无辜!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圣人已拟了旨,要诸位王爷往太庙祭祖守斋,明日必过宣德门。”冯固微俯身,垂眼笑道:
“府中亲兵埋伏在此,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