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具体策略展开之前,我们首先要做一件事——奠定法理和历史的根基!”
他点了点文件的第一部分,“我们民政院将立即组织南方最顶尖的文史专家,准备在最短时间内,紧急编纂一部具有我们南方机关官方权威的史论着作——《高丽生成记》!”
“在这部书中,”彭立清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陆绍远,“我们将系统地、‘引经据典’地阐述高丽的来源,与我们华夏九州密不可分的关系。核心依据就是:箕子朝鲜!”
他详细解释道:“根据我们九州正史明确记载,商朝灭亡后,商纣王的叔父、贤臣箕子,不愿臣服于周,于是率领一批商朝遗民,带着先进的礼仪、制度、文化,向东迁徙,最终在高丽半岛北部建立了‘箕子朝鲜’政权。这是半岛信史的开端,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史实!”
“在我们的《高丽生成记》中,”彭立清语气带着引导性的渲染,“我们将把箕子刻画成一位尊贵的‘王族后裔’、一位传播文明火种的‘圣人’,是高丽半岛文明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们要通过一切宣传渠道,让高丽的每一个人,从孩童到老叟,都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根,在华夏!他们原本就是我们九州圣贤的后代!”
陆绍远听到这里,微微点了点头,插话道:“这个方法很好,抢占历史解释的制高点,对于第一类基层百姓,长期灌输之下,或许会有人相信,甚至引以为荣。但对于第二类人,那些读过书、有自己想法的高丽精英,他们恐怕不会轻易买账,甚至会激烈反对。”
“少帅还是一如既往的一针见血啊!不过这也是我们民政院专门这样做的。”彭立清立刻接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这正是此策的精妙之处!我们抛出《高丽生成记》,本意就非追求所有人的真心认同,第一步,无所谓他们信不信! 在我们南方军强大的武力震慑下,他们至少不敢在明面上公然质疑和反对!我们要的,就是先将这个‘历史定论’砸下去,形成官方唯一的声音,堵塞其他任何历史解释的通道!”
他站直身体,语气愈发沉重:“将这‘箕子圣王开拓高丽’的历史定论,通过告示、学校、说书人等各种渠道,在高丽半岛全面宣传灌输之后,我们便可顺势推出第二步,也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步——针对那两大类人,实行不同的融合‘手术’!”
“对待第一类基层百姓:以土地为饵,驱动文化归化”
“面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高丽百姓,”彭立清回到了陆绍远昨日指点的核心上,“我们总体三步走战略依然不变——‘安民、均田、立威’。但在最核心的‘均田’环节,您昨天的点拨让我们豁然开朗,找到了实现‘均田’并最终完成文化融合的金钥匙!”
他的声音带着创造历史先驱者的激情与自豪:“我将这套方法,精炼地归纳为 ‘以地缘换认同’的文化治理术!这个方法,专门为了驯服高丽百姓而做出的方法!”
他走到陆绍远身边,指着文件上密密麻麻的条款,开始详细拆解这套精密的设计:
“第一步,量化土地,明确指标。”彭立清的手指划过文件上的图表,“我们民政院将立刻抽调最精干、最有土改经验的干部,组成多个工作队,像梳子一样梳理高丽各地,他们的任务是以最快速度,完成对所有土地、包括没收之地的丈量、登记和等级评定工作。”
他具体说明道:“我们会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灌溉便利性、地理位置远近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最关键的是,我们将以每五个地理位置相邻的村子,划为一个‘分配竞赛单元’。 然后,将这个单元内所有可用于分配的土地,统一划分为‘低、中、高’三个明确的价值等级!不同等级的土地,意味着不同的产出和收益,也对应着不同的‘文化认同兑换标准’。”
“第二步,也是核心中的核心——将土地分配与文化认同进行强制性,阶梯式的相挂钩!”彭立清的语气变得铿锵有力,就像是在宣布着一项不容置疑的铁律。
“我们要让每一个高丽农民都清醒地认识到:土地,这块他们梦寐以求的生产资料,不再是那些权贵,地主的专属,在南方军来了之后变成了‘汉家’的恩赏!想要得到它,就必须拿出对‘汉家’的认同来换!”
“为此,我们将在高丽全境,大张旗鼓地开展 ‘认祖归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