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她租给别人的铺子,牙人会继续帮她打理出租事宜。
谢莞娘处理完产业,江远交接完军务,两人开始与亲近之人辞别。
常家诸人、谢家诸人,以及包括汪小芝在内的明福村诸人,还有其他与他们关系不错的人。
该去打招呼的人家都挨个儿走动一遍,谢莞娘和江远又开始筛选家中仆从以及护卫。
他们从牙行买的仆从,绝大多数都是要跟着他们一起离开的,就只有少数几个舍不得家人或者亲戚的,打算咬咬牙凑些钱为自己赎身。
谢莞娘当然不会收他们的钱,不仅没收,她还反过来多发了他们两个月的月钱。
至于那些亲戚朋友基本都在本地的护卫,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留下来,或是替谢莞娘守着那些铺子、田庄、宅邸,或是给自己另寻一份活计。
而那些谢莞娘从牙行买回来,让郝玉和家里经验丰富的护卫先后帮着教导了一遍的年轻护卫,则是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跟着谢莞娘和江远一起离开。
这么一番筛选下来,最终就只有少数几名仆从,以及大半定北侯府出身的护卫,选择不跟着谢莞娘和江远往南边去,其他人则是都选择了跟着他们一起离开。
至于那些谢莞娘在灾年时买入,然后又都打发去了庄子上的人,他们的家人一个也没有找过来,倒是白瞎了谢莞娘特意让商队留下联系地址的一番苦心。
照这个趋势,谢莞娘估摸着,这些人里的绝大多数人,只怕都不会等来亲人的及时赎买了。
虽说就算过了约定期限,她也不会阻止他们的亲人把人给赎回去,但在他们亲人迟来的这些年,她肯定是不会再拖着他们的婚事和差事的。
届时物是人非,各人际遇都有了很大改变,谢莞娘也不好说,那些人还会不会愿意被赎买回去。
此时的谢莞娘还不知道,就在他们离开之后不久,她让人留的几处联系地址,就会陆续迎来一些想占便宜的家伙。
谢莞娘不仅允许家中仆从、护卫自行决定去留,而且决定离开的仆从,她也没有收取对方的赎身银子。
再加上她还给打算离开的仆从、护卫都多发了两个月的月钱,可以说是相当大方了,所以这些人在外人问起时,对谢莞娘便众口一词的只有夸赞之声。
这些人的想法很简单,东家是个好人,他们便要如实的说出来,帮东家宣扬一下她的好名声,也免得总有人在背后酸言酸语的诋毁他们东家。
可他们却没有预料到,在谢莞娘“大方”的名声传扬出去之后,那些原本把家中不受重视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卖给谢莞娘名下临时商队的人,竟然会生出打着赎人的旗号去占便宜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