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港岛:霍家三代,资本风暴眼 > 第215章 未曾想,霍启煊一开口便是十亿级别的大手笔

第215章 未曾想,霍启煊一开口便是十亿级别的大手笔(2 / 2)

未曾想,霍启煊一开口便是十亿级别的大手笔。

王峰等人面面相觑,被霍启煊的魄力震慑得哑口无言。

“霍先生,这十亿是指整个生物医药行业吗?”郭光昌迟疑地追问。

“现阶段聚焦于沪城的生物医药板块,这只是初期投入,后续将依据被投企业的成长情况追加资金。”霍启煊答道。

此言出口,包括郭光昌在内的所有人皆陷入沉默。

霍启煊究竟具备这样的实力,还是仅仅在夸海口?无人能确定,唯有静待其表现。

郭光昌注视着霍启煊,深吸一口气说道:

“霍先生,不知您是否有意投资复兴集团?”

霍启煊嘴角浮现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故作疑惑地反问:

“郭董,复煋现在遇到资金问题了吗?”霍启煊疑惑地问。

郭光昌苦笑着道:“实不相瞒,霍公子,我们正在研发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的新版本,但面临巨额的资金缺口,投入可能要数千万元,这已经超出公司的承受范围。”

“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进入上海,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外资背景的企业发展迅速,我们的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

“但如果这个新版本能成功问世,将填补国内空白,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它也是复煋向创新药领域转型的关键一步……”

霍启煊静静聆听,未打断郭光昌的话。

实际上,在来上海前,他就对复煋有所关注。

这家企业创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依然稳居行业前列,未被淘汰,这足以证明郭光昌的能力。

此外,复煋与那些空谈概念的互联网公司不同,它具备扎实的实业基础和核心技术。

从药品研发到临床试验,再到量产,整个链条都十分稳固,毫无泡沫成分,完全依靠实体资产支撑。

在医药行业,唯有真材实料才能立足。

即便互联网技术再先进,也难以取代药物研发的重要性。

多年积累让复煋形成了深厚的技术底蕴,这与那些靠炒作概念生存的虚拟经济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后者只注重表面数据,缺乏实际盈利模式。

对于复煋这类实业公司而言,创造商业价值才是生存的根本。

正因如此,复煋集团始终稳居行业前列。

尽管面临国际医药巨头的竞争压力,复煋集团凭借坚实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储备,依旧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

这也是霍启煊格外看中它的原因。

待郭光昌话音落下,霍启煊随即微笑道:“郭董,我们可以考虑投资复煋,不过有个条件!”

“请讲。”郭光昌认真回应。

霍启煊稍作沉吟,缓缓说道:“复煋需另行设立一个实验室,专注于中医的研究与中药的开发,同时利用复煋现有的医药资质,为中医药配方申请专利。”

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是霍启煊一直牵挂的重要事项。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无穷智慧。

然而,直至未来时代,中医药的地位仍未受到足够重视。

诸多经典方剂与药物缺乏有效保护,甚至被他国以“知识产权保护”之名抢先注册专利,这种行为无异于掠夺中华文明的珍宝。

这一现象的背后,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缺乏系统的知识产权体系。

尤其到了后来,邻国所编纂的中药材图谱数量已超越华夏,这无疑是一个警示信号。

若中医药不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其影响力将愈发边缘化。

这些现状促使霍启煊深刻认识到,中医药专利注册迫在眉睫。

中医药涵盖数以万计的方剂与药材,整理、研究及申请专利需要大量资源支持。

而复煋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加上霍启煊提供的充足资金,完全有能力承担这项重任。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能防止知识流失,还能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国际化前景广阔,尤其在中成药领域。

尽管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但国际市场份额偏低,欧美等地几乎空白,这正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良机。

作为拥有药品研发资质的企业,复煋可借助临床研究,优化传统中药配方,使其符合国际标准,进而开拓海外市场。

这一过程不仅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更可能成为重要的盈利来源。

中医药深厚的传统理论,结合天然药材资源,为创新药物提供了无尽可能性。

比如,麝香、人参等名贵药材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是现代化学合成药物难以企及的优势。

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融合,必将诞生更多高效疗法。

霍启煊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他希望通过资本投入,推动中医药知识产权化与市场化,以实现更大价值。

此举也体现了他在战略布局上的前瞻性考量。

郭光昌听出了弦外之音,目光闪烁间似已洞悉霍启煊的意图。

郭光昌沉思片刻后开口:“霍公子,关于中医药实验室的资金需求……”

“全由我承担。”霍启煊淡然一笑,“无论金额多大,我都包了。”

稍作停顿,他补充道:“这个实验室并非局限于某一固定地点,虽然总部设在上海,但实际运作会分散在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