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496章 开棺验骨:岳父坟中,那具沉默了三年的白骨证人

第496章 开棺验骨:岳父坟中,那具沉默了三年的白骨证人(1 / 2)

墓穴中的罪证:一桩三年悬案与法医的终极对决

1993年3月20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海口镇一处荒草丛生的山坡上,突然打破了往日的寂静。

省、地、县三级公安干警神情肃穆地围聚在一座坟茔前,这座坟冢的封土已斑驳剥落,唯有清明时节的香火痕迹尚存。

手持铁镐铁锹的民工正在小心翼翼地掘开坟顶,围观的村民们在短暂的茫然之后,终于认出这是已故三年的凌伯昆老人的安息之地。

人群中响起阵阵窃窃私语:难道事隔三年,还要惊扰逝者?

站在坟前的是浙江省公安厅刑侦处法医陈志俊。这位身形清瘦却目光如炬的老法医,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法医事业。

此刻,他的眉头紧锁,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死者家属悲恸的哭诉。

那些披麻戴孝、屡次上访的身影,让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座坟墓中埋藏的不只是一具遗体,更可能隐藏着令人震惊的真相。

三年前,凌伯昆的死亡被认定为“病理性死亡”,但诸多疑点始终萦绕在办案人员心头。

随着棺盖被缓缓撬开,呈现在众人面前的,赫然是一具森森白骨。陈法医俯身细察,他能否从这些历经三年风霜的遗骨中,找到定罪的铁证?

时光倒流至1990年。那年七月,海口村77岁的凌伯昆老人在女儿家不慎跌倒,导致左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在丽水地区医院接受59天治疗后,返回家中静养。

这位曾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五期、历任国民党军队团长、副师长的老人,在投诚起义后成为统战对象,在村中德高望重,备受敬重。

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岳父,在青田县吴坑乡卫生院任职的女婿陈超光,于1990年10月9日携妻子凌希瑾来到海口村。

日子在平淡中流逝,凌伯昆的病情未见好转,但也未急剧恶化。

转折发生在1990年11月22日上午。陈超光买了七角钱海带,提议与妻子同去河边清洗。

妻子凌希瑾表示要先为父亲煎好中药。汤药煎好后,陈超光主动端药进屋服侍岳父服下。随后,夫妻二人一同前往河边。

在河边洗涤时,陈超光突然对妻子说:“刚才买海带忘了付钱,你给我几角钱,我现在去付清。”拿到钱后,他匆匆离去。

约莫半个时辰后,陈超光惊慌失措地冲回河边,对着妻子大声呼喊:“不好了!阿爸触电了!”话音未落,他已转身奔向卫生院求助。

当凌希瑾狂奔回家,冲进父亲房间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幕令人心碎的场景:一只破碎的带电灯泡搁在父亲枕边,房间里飘散着未燃尽的纸灰。

弥留之际的凌伯昆尚有意识,当女儿痛哭失声时,老人浑浊的双眼涌出泪水,嘴唇微动,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却已发不出任何声音。

陈超光很快请来医生,为凌伯昆挂上“细胞色素丙”盐水。然而老人始终昏迷不醒,于次日下午五时三十分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