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容不得半点差错(2 / 2)

他放下手中的铅笔,揉了揉酸痛的眼睛。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画满了连铸机的改进方案,每一条线都经过深思熟虑。

“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保守。”他低声自语,目光在几张设计图之间游移。

按照未来的发展轨迹,连铸技术要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会在国内真正成熟。但现在是1980年,如果拿出过于先进的方案,必然会引起怀疑。

沈良重新审视着自己的设计。

他将一些关键的技术细节刻意简化,保留了核心的创新思路,但在实现方式上留出了改进空间。这样既能解决当前的技术难题,又不会显得太过突兀。

门外传来脚步声。

刘建国端着一杯热茶推门而入,脸上写满了疲惫。

“小沈,还在忙啊?”他将茶杯放在沈良桌上,“林工那边的材料数据已经整理好了,你看看有用没?”

沈良接过那沓资料,快速翻阅起来。

林雪梅提供的数据比他想象中还要详细,不仅包括了材料的基本性能参数,还有一些实验室阶段的分析报告。这些数据如果运用得当,确实能为明天的汇报增色不少。

“这些数据很有价值。”沈良抬起头,“林工做得很仔细。”

刘建国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目光落在那些设计图上。

“你这个改进方案...真的可行吗?”他的声音中带着期待和担忧,“如果明天汇报失败,不仅是咱们研究所的问题,整个钢铁厂都会受到影响。”

沈良明白刘建国的担心。

作为研究所所长,他承受的压力比任何人都大。这次突然的检查已经让所有人都紧张得要命,如果再出什么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刘所长,您相信我吗?”沈良直视着刘建国的眼睛。

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

刘建国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摇头。

“说不相信是假的,你这段时间的表现有目共睹。但是...”他停顿了一下,“这次检查的级别很高,来的都是部里的专家。如果出了纰漏,谁也保不住你。”

沈良心中一动。

从刘建国的话里,他捕捉到了一个重要信息——这次检查的背后确实有更深层的原因。很可能有人想借此机会试探自己的底细。

“那就更要全力以赴了。”沈良站起身,走到窗边。

外面的夜空繁星点点,远处的厂区灯火稀疏。这个年代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没有后世那种霓虹闪烁的繁华,却有着一种朴实的美感。

他转过身,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刘所长,明天的汇报我来主讲。所有的责任我来承担。”

刘建国吃了一惊。

“这怎么行?万一...”

“没有万一。”沈良打断了他的话,“既然是我提出的方案,自然应该由我来解释。再说,您觉得除了我,还有谁能把这些技术细节讲清楚吗?”

这话倒是实情。

连铸技术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了解其中门道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是林雪梅这样的材料专家,对连铸工艺的理解也相当有限。

刘建国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不过你要记住,明天台下坐的都是行业内的权威专家,任何一个技术漏洞都可能被他们抓住。”

沈良笑了笑。

“那正好,我倒想看看这些专家的水平如何。”

这话听起来有些狂妄,但刘建国从沈良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说不出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深厚技术功底之上的从容淡定。

或许,这个年轻人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办公室里只剩下铅笔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

沈良将最后一个技术参数标注完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套改进方案终于完成了,从理论基础到实施细节,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

他将设计图整理好,装进文件夹里。

明天的汇报,将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次正式亮相。成败在此一举。

窗外,东方天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不知不觉间,天就要亮了。沈良揉揉疲惫的双眼,心中却异常清醒。今天将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走廊里响起了清洁工打扫的声音,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沈良收拾好桌上的资料,准备回宿舍稍作休息。经过一夜的紧张准备,他需要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是林雪梅。

她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一丝疲倦,显然也是一夜未眠。

“沈工,您还没休息吗?”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沈良点点头。

“刚准备回去。您这是...”

林雪梅将手中的文件递给他。

“这是我连夜整理的一些补充资料,关于高强度钢材在连铸工艺中的应用前景。我觉得可能对您的汇报有帮助。”

沈良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几页。

林雪梅的分析相当专业,而且角度很独特。她从材料学的角度对连铸技术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

“谢谢您,这确实很有价值。”沈良真诚地说道。

林雪梅微微一笑。

“我们都是为了技术进步,应该相互支持。”她停顿了一下,“不过我有个疑问,您对连铸技术的理解似乎比一般的工程师要深入得多。这些见解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来得很直接。

沈良心中一紧,但表面依然保持着平静。

“主要是平时多看一些国外的技术资料,再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他轻描淡写地说道,“您也知道,搞技术的人总要多琢磨。”

林雪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确实,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出真知。”她的眼神中依然带着一丝探究,“那我就不打扰您休息了,等会儿还要准备汇报材料。”

看着林雪梅离去的背影,沈良心中涌起了一阵复杂的情绪。

这个女人绝对不简单。她的出现绝非偶然,很可能是某些人安排来试探自己的。但不管怎样,她确实在技术方面给了很大帮助。

沈良回到宿舍,倒在床上闭目养神。

还有几个小时就要开始汇报了。

这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演出,容不得半点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