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容不得半点差错(1 / 2)

这个回答很巧妙。

既承认了自己的局限性,又暗示了实践经验的丰富。

更重要的是,这符合一个普通技术员的知识结构特点。

林雪梅的表情似乎放松了一些。

“是这样的,我们材料研究室最近在做一个关于特种钢材的项目。”她说道,“如果连铸技术能够改进成功,对我们的材料性能测试会有很大帮助。”

沈良眼前一亮。

这是一个机会!

如果能够参与材料研究,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技术发展的整体脉络。

而且,从林雪梅刚才的试探来看,她应该已经初步排除了对自己的怀疑。

“那真是太好了!”他表现出适度的兴奋,“我很愿意配合您的研究工作。”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再次被推开。

刘建国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明显的焦虑。

“沈良,出事了!”

沈良心中一紧。

“什么事?”

“上级来人了,说要检查我们的连铸项目进展。”刘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明天上午就要看成果汇报!”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沈良瞬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按照正常进度,这个项目至少需要几个月才能有初步成果。现在突然要汇报,显然是有什么特殊情况。

“检查?”林雪梅也显得有些意外,“什么级别的检查?”

“省里的,可能还有部里的领导。”刘建国的声音有些颤抖,“如果这次搞砸了,咱们整个研发小组都得完蛋。”

沈良的大脑快速运转着。

这种突如其来的检查,要么是有人在背后推动,要么就是上级对这个项目寄予了特殊的期望。

无论是哪种情况,明天的汇报都将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具体要汇报什么内容?”他问道。

“技术方案、进展情况,还有预期效果。”刘建国苦着脸说,“关键是我们连个像样的模型都没做出来!”

林雪梅若有所思地看着沈良。

“沈工,您有什么想法吗?”

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沈良身上。

房间里的空气似乎都变得凝重起来。

沈良知道,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

如果处理得当,不仅能够化解眼前的危机,还能为自己赢得更大的话语权。

但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我需要看看具体的汇报要求。”他冷静地说道,“然后我们连夜准备。”

刘建国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你真的有办法?”

沈良点点头,但内心其实在快速盘算着各种可能性。

他拥有未来几十年的技术发展记忆,理论上可以提出许多超前的解决方案。

问题是如何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展示出足够的技术实力。

这需要极其精妙的平衡。

“林工,您刚才说的材料研究项目...”沈良转向林雪梅,“能否提供一些相关数据?这对我们明天的汇报可能会有帮助。”

林雪梅稍显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

“当然可以。”

沈良心中暗喜。

如果能够将连铸技术与材料研究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增加汇报的技术含量,还能为将来的发展铺路。

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分散外界对自己个人能力的过度关注。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吧。”他站起身来,“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

刘建国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好!我这就去准备相关资料。”

林雪梅也站了起来,但她的眼神中依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沈工,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随时说话。”

沈良礼貌地点头致谢,心中却在思考更深层的问题。

这次突然的检查绝对不是偶然。

很可能有人在背后推动,想要试探自己的真实水平。

而林雪梅的出现,也绝非巧合。

看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某些人的监视之下。

但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能够在明天的汇报中展现出合适的技术实力,就能够获得上级的重视和支持。

这对于实现自己的宏大目标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夜幕降临,整个研究所都陷入了紧张的准备之中。

沈良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摆放着各种技术资料和草稿纸。

桌上的台灯发出柔和的光线,在昏暗的房间中显得格外温暖。

他必须在今晚完成一份完美的技术方案。

这份方案不能太过超前,以免引起怀疑;但也不能太过平庸,否则无法通过明天的检查。

更重要的是,他要通过这份方案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沈良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勾勒起连铸机的改进设计图。

每一笔都凝聚着他对未来的深刻理解,也承载着改变历史的重大使命。

明天的汇报,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演出。午夜时分,沈良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