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放心吧!”王雪挥了挥手,跟着张阳一同钻进了密林。林婉儿本想一同前往,却被王宁拦住:“你刚经历过打斗,且留在药铺帮忙,护好药铺和乡亲们。”
深山之中,树木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山路崎岖,布满了碎石和荆棘,王雪却走得极为轻快,她熟门熟路地领着张阳往后山崖壁方向走去,时不时弯腰采摘路边的草药,随口便能报出药名和功效。
“张阳叔,你看这株蒲公英,清热解毒的功效虽不如金银花,却能辅助治疗皮肤疖肿,回去可以搭配着用。”王雪将采到的蒲公英放进药篓,灵动的眼睛里满是对药材的喜爱。
张阳赞许地点头:“雪丫头果然聪慧,难怪王兄对你寄予厚望。你爷爷若是在世,定会为你骄傲。”
说起爷爷,王雪的眼神柔和了许多:“爷爷是个老药工,一辈子都在和药材打交道。他常说,每一株草药都有灵性,善待它们,它们便会以药效回报世人。这后山的金银花,还是爷爷带我发现的,说那里的地势和气候最适合金银花生长。”
两人一路前行,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后山崖壁下。那崖壁高耸入云,陡峭得几乎垂直,崖壁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黄白色花朵,正是野生金银花。微风拂过,清雅的香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果然是片好药材!”张阳赞叹道,“阳光充足,通风性好,难怪药效出众。”
王雪拿出绳索,一端牢牢系在崖壁顶端的老松树上,另一端系在自己和张阳腰间,做了双重保障。“张阳叔,我先下去,你在上面接应我。”
她手脚麻利地顺着绳索往下滑,身形灵活得像只猿猴。崖壁上的藤蔓很结实,她时不时抓住藤蔓调整姿势,伸出手采摘那些盛开的金银花,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藤蔓。黄白相间的花朵被她小心翼翼地放进腰间的小布包里,很快便装了大半。
张阳在崖壁顶端时刻关注着她的安危,时不时提醒:“雪丫头,注意脚下,左边那处石头松动了!”
就在王雪采摘到崖壁中段一处长势格外茂盛的金银花时,突然听到上方传来一声惊呼。她抬头一看,只见系着绳索的老松树树干突然晃动了一下,绳索也跟着松动起来。原来,刘二逃走后并未罢休,偷偷跟到了山里,看到两人在采摘金银花,便悄悄砍断了部分松树干。
“不好!”张阳脸色大变,立刻伸手去拉绳索,可松树干已经不堪重负,发出“咔嚓”的断裂声。王雪只觉得身体一沉,朝着崖壁下方坠去。
千钧一发之际,王雪死死抓住了身边的金银花藤蔓。藤蔓被她的重量拉得笔直,却并未断裂。她悬在半空中,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心中却异常镇定。她低头看了看腰间装满金银花的布包,又抬头望向顶端的张阳,高声喊道:“张阳叔,我没事!这藤蔓很结实!”
张阳惊魂未定,立刻重新固定绳索,小心翼翼地往下滑:“雪丫头,坚持住,我来救你!”
王雪借着藤蔓的支撑,慢慢调整姿势,继续采摘身边的金银花。她知道,这些药材关系着镇上乡亲的性命,哪怕多采一朵,也是一份希望。崖壁上的金银花沾着她的汗水,却依旧散发着清雅的香气,仿佛在为她加油鼓劲。
待张阳滑到她身边,重新将绳索系好,王雪才松了一口气。两人合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采摘金银花。夕阳西下时,他们的药篓已经装得满满当当,沉甸甸的,散发着浓郁的药香。
当两人背着药篓回到百草堂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王宁、张娜和林婉儿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他们平安归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王雪将满满一篓金银花放在地上,脸上满是疲惫,却难掩喜悦:“哥,我们采了好多金银花,足够用一阵子了!”
王宁看着篓中饱满的花朵,又看了看两人身上的泥土和划痕,眼中满是心疼与欣慰。他知道,有了这些金银花,这场与暑热时疫的较量,他们又多了几分胜算。可他也清楚,孙玉国绝不会就此罢手,接下来的路,依旧充满挑战。
当晚,百草堂灯火通明。众人分工合作,清洗、晾晒、煎煮金银花,药香弥漫在整个小镇的夜空里。一碗碗温热的汤剂被送到乡亲们手中,清甜的金银花露滋润着患者的咽喉,希望的种子,随着这清雅的药香,在青石镇悄然生根发芽。
夜色渐深,青石镇的暑气稍稍褪去,唯有百草堂依旧灯火通明。药香顺着敞开的门窗飘出,与夜空中的微凉气息交织,成了小镇最安心的味道。王宁正坐在案前,借着煤油灯的光分拣金银花,月白色长衫的袖口沾着细碎的花瓣,指尖在黄白相间的花朵间穿梭,将残瓣、枯叶一一剔除。
张娜端着一盆温水走进来,将毛巾递给他:“夫君,歇会儿吧,已经忙了大半夜了。钱老板送来的金银花都已晾晒好,雪丫头和张阳药师还在煎药,足够明日分发了。”
王宁接过毛巾擦了擦手,目光落在案上堆积如山的药材上,轻声道:“多准备些总是好的。孙玉国的谣言虽暂时被压下,但还有不少乡亲心存顾虑,得让他们亲眼看到药效,才能真正安心。”
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一阵虚弱的敲门声,伴随着粗重的喘息:“请……请问王掌柜在吗?求您……救救我……”
王宁连忙起身开门,只见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年轻男子倚在门框上,面色潮红,嘴唇干裂起皮,额头上布满了豆大的汗珠,正是路过小镇的旅人郑钦文。他背着一个行囊,身形单薄,此刻正捂着胸口剧烈咳嗽,每咳一声,都像是要耗尽全身力气。
“快请进!”王宁连忙将他扶到椅子上,伸手搭在他的腕脉上,又掀开他的衣襟查看,眉头微微一皱,“你这是热毒攻心,且暑气郁结在肺腑,若再拖延,怕是要引发肺炎。”
郑钦文喘着气,声音沙哑:“我……我从南边来,路过这里时突然发病,浑身发烫,咽喉肿痛得说不出话,找了几家药铺都不肯收治,听闻您这里有能治暑热的良药,便冒昧前来……”
张娜端来一碗凉透的金银花露,温柔地说:“先喝点这个润润喉,这是用金银花蒸馏制成的,能缓解暑热烦渴。”
郑钦文接过瓷碗,一饮而尽。清甜的汁水滑过喉咙,原本灼烧般的痛感竟瞬间减轻了不少,他眼中露出一丝希冀:“这药……当真有效!”
“这只是缓解之法,要根治还需服用汤剂。”王宁转身对后院喊道,“张阳兄,麻烦配一副金银花汤剂,加重连翘、桔梗的分量,再添少许甘草调和药性!”
“好嘞!”后院传来张阳的应答声,很快便传来药罐沸腾的咕嘟声。王雪提着一盏油灯走进来,双丫髻上还沾着些许药粉,看到郑钦文的模样,关切地问:“哥,这位公子的病情严重吗?”
“还好来得不算太晚。”王宁道,“他这症状与镇上乡亲的时疫一致,正好用金银花汤剂对症治疗,也能让乡亲们看看药效。”
不多时,张阳端着一碗滚烫的汤剂走来,深蓝色长衫上沾着些药渍,脸上带着笃定:“王兄,汤剂好了。这副药以金银花为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搭配连翘增强清热之力,桔梗宣肺利咽,甘草调和诸药,寒性已去,药效更专。”
王宁接过药碗,吹凉后递给郑钦文:“趁热喝下,喝完好好歇息,明日便能好转。”
郑钦文捧着药碗,看着碗中黄褐色的药汤,闻着浓郁的药香,没有丝毫犹豫,仰头一饮而尽。药汤入口微苦,却带着一丝回甘,顺着喉咙滑入腹中,很快便感到一股清凉之意蔓延开来,浑身的燥热感渐渐消散。
“多谢王掌柜,多谢各位!”郑钦文拱手道谢,眼中满是感激。张娜早已收拾好内堂的床铺,让他躺下歇息,又在床头放了一盆清水和一包金银花干花,叮嘱道:“夜里若是再觉得热,便用金银花泡水喝,有助安眠。”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百草堂便来了不少村民。昨日听闻郑钦文的事,大家都想来看个究竟,心中的疑虑仍未完全打消。刘二也混在人群中,贼眉鼠眼地四处张望,等着看百草堂的笑话。
就在这时,郑钦文从内堂走了出来。他面色红润,眼神明亮,早已没了昨日的憔悴模样,咽喉肿痛的症状也完全消失,说话声音清晰有力。村民们见状,纷纷围了上来。
“这位公子,你真的好了?”一个老婆婆好奇地问。
郑钦文笑着点头,声音洪亮:“托王掌柜的福,我昨晚喝了金银花汤剂,又用金银花露润喉,今早起来便浑身轻快,高热退了,咽喉也不疼了。这金银花当真是解暑热的圣药!”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朵金银花,对众人说:“我自幼跟随家父学医,略懂些药性。这金银花味甘性寒,却甘而不腻、寒而不伤,正是应对暑热时疫的良药。王掌柜的配伍更是精妙,既发挥了金银花的药效,又中和了寒性,诸位乡亲大可放心服用。”
村民们闻言,脸上的疑虑终于烟消云散。“既然这位公子都治好了,那我们也放心了!”“王掌柜,快给我也抓一副药!”“我要两瓶金银花露,给孩子喝!”众人纷纷上前,百草堂内再次热闹起来,药香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刘二见状,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想要悄悄溜走,却被林婉儿拦住。林婉儿一身劲装,眼神锐利:“刘二,你不是说金银花性寒伤体吗?现在亲眼看到药效了,还有什么话说?”
刘二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被村民们围在中间指责起来。“原来是你在散播谣言,差点耽误我们治病!”“太过分了,为了赚钱竟如此黑心!”刘二在众人的唾骂声中,狼狈地挤出人群,灰溜溜地跑回了孙玉国的药铺。
郑钦文看着眼前的景象,对王宁道:“王掌柜,您行医济世,仁心仁术,实在令人敬佩。我这里有一本家父留下的《本草拾遗》,其中记载了几种金银花的特殊配伍,或许能助您更好地应对时疫,便赠与您了。”
他从行囊中取出一本线装古籍,递给王宁。王宁接过古籍,心中感激:“多谢郑公子厚赠,这份情谊,王某记下了。”
张阳翻阅着古籍,眼中一亮:“太好了!这里记载的金银花与麦冬、玉竹配伍,可治疗暑热引发的口干舌燥;与赤芍、丹皮配伍,能缓解皮肤疖肿,正好能应对镇上乡亲的不同症状。”
众人齐心协力,按照新的配伍煎制汤药,分发给村民。金银花的药效在小镇上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患者痊愈,原本肆虐的暑热时疫渐渐得到了控制。
可就在这时,一个村民慌慌张张地跑来,脸上满是焦急:“王掌柜,不好了!孙玉国的药铺里,有几个患者喝了他的药,病情越来越重,都快不行了!”
王宁心中一沉,他知道,孙玉国为了与百草堂竞争,定然是用了不对症的药材。虽然孙玉国屡次作祟,但医者仁心,他不能见死不救。他立刻对张阳道:“张阳兄,你留守药铺,我去看看。”
林婉儿立刻跟上:“王掌柜,我与你一同前往,以防孙玉国耍花招。”
两人快步朝着孙玉国的药铺走去,阳光洒在石板路上,却透着一丝凝重。王宁心中清楚,这一次,他不仅要救治患者,还要彻底揭穿孙玉国的真面目,让青石镇的乡亲们不再受谣言蒙蔽。一场关于医德与利益、正义与邪恶的最终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孙玉国的药铺门前围满了人,哭喊声、指责声此起彼伏。几个患者躺在门板上,面色发青,高热不退,比来时更显危重。孙玉国身着锦缎长衫,面色惨白,正焦躁地踱步,见王宁赶来,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强装镇定:“王宁,你来做什么?我药铺的事,与你无关!”
“行医之人,见死不救,与禽兽何异?”王宁快步上前,无视孙玉国的阻拦,伸手搭在一名患者腕脉上。患者脉象洪数,气息奄奄,明显是热毒未清,又受温阳药燥热侵袭,寒热交织,病情已十分危急。
“你用附子、干姜等温阳药治暑热,简直是草菅人命!”王宁怒声道,“热毒侵袭之症,当用金银花这类清热之药疏散邪热,你反用温热之品,无异于火上浇油!”
孙玉国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梗着脖子辩解:“我……我这是对症下药!这些人明明是寒邪入体,自然该用温阳药!”
“胡说!”郑钦文不知何时也赶了过来,手中拿着孙玉国药铺的药渣,“这些药渣里全是附子、肉桂,都是大热之药,与暑热时疫的病症截然相反。你为了赚钱,不顾患者性命,实在枉为医者!”
围观的村民们见状,纷纷指责起来。“原来你一直在骗我们!”“为了赚钱,竟然用错药害人性命!”“把他抓起来送官!”
孙玉国吓得双腿发软,瘫坐在门槛上,双手乱摆:“不是我故意的!我只是……只是想让药铺生意好点,我以为温阳药能压住暑气……”
刘二躲在人群后,被林婉儿一把揪了出来,推到众人面前。“你还敢狡辩!”林婉儿厉声道,“破坏采药路、散播谣言、哄抬药价,哪一件不是你指使的?现在害了人,想一笔勾销吗?”
刘二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是我糊涂!是孙玉国逼我的!他说只要搞垮百草堂,就给我双倍工钱,我一时鬼迷心窍才做了坏事……”
真相彻底败露,村民们群情激愤,有的要动手教训孙玉国,有的已经跑去报官。王宁抬手示意大家冷静:“诸位乡亲,眼下最要紧的是救治患者,其余的事交给官府处置。”
他转身对跟来的张娜和王雪吩咐:“快回百草堂取金银花、连翘、赤芍和甘草,按《本草拾遗》的配伍煎药,多加些薄荷疏散余热,务必尽快缓解患者的寒热交织之症。”
张娜和王雪应声而去,很快便带着药材和煎药工具返回。孙玉国的药铺后院瞬间变成临时诊室,王宁、张阳和郑钦文分工合作,把脉、配药、煎药、喂药,有条不紊。金银花的清雅药香,渐渐盖过了药铺里的焦躁气息。
王宁手持药勺,将温热的汤剂缓缓喂给一位昏迷的老者。汤剂入口,老者的眉头渐渐舒展,原本急促的呼吸慢慢平稳。“有效果了!”旁边的村民惊呼起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
郑钦文在一旁协助调配药剂,一边说道:“金银花清热解毒,赤芍凉血散瘀,再加上甘草调和诸药,正好能化解温阳药带来的燥热,又能清除体内残留的热毒,这个配伍果然精妙。”
张阳则用银针为患者针刺穴位,辅助药效发挥:“孙玉国不懂药性,只知逐利,用大热之药治热毒之症,险些酿成大祸。幸好王兄及时出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忙活了两个时辰,所有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高热退去,面色也渐渐恢复红润。此时,县衙的捕快也赶到了,将瘫软在地的孙玉国和刘二锁链加身,押回县衙受审。孙玉国望着忙碌的王宁,眼中满是悔恨,却再也无力回天。
风波过后,青石镇彻底恢复了安宁。暑热渐渐消退,一场时疫在金银花的助力和众人的坚守下,终于烟消云散。百草堂的“悬壶济世”牌匾在阳光下愈发鲜亮,每日前来抓药、感谢的乡亲络绎不绝。
钱多多特意送来一批金银花苗,笑着对王宁说:“王掌柜,这些苗都是我托人从山里挖的优质品种,耐旱耐涝,适合在镇上种植。以后青石镇家家户户都种上金银花,再也不怕暑热时疫了!”
王宁欣然收下,带着王雪和村民们在后山开辟了一片药田,将金银花苗悉心栽种。王雪穿着淡青色短打,鬓边依旧别着金银花,动作娴熟地培土、浇水,脸上满是认真:“哥,爷爷说过,药材是医者的根基,咱们种好这些金银花,就能一直守护乡亲们的安康。”
林婉儿也时常来帮忙打理药田,她的劲装沾着泥土,却依旧神采奕奕:“以后进山采药的次数能少些了,不过这些金银花藤长起来,也能为山里的鸟兽遮阴避雨,算是一举两得。”
郑钦文在小镇停留了数日,临走前再次拜访百草堂。他看着院子里晾晒的金银花,对王宁道:“王掌柜,此次青石镇之行,让我见识了中医药的神奇,更见识了医者的仁心。他日我定带家父前来,与你共探本草奥秘。”
王宁握着他的手,笑道:“随时欢迎。这金银花不仅是一味良药,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人心善恶,也凝聚了邻里情分。”
数月后,后山的金银花藤枝繁叶茂,黄白相间的花朵开满了枝头,清香弥漫整个青石镇。王宁将整理好的金银花种植、炮制、配伍手册分发给乡亲们,教大家如何用金银花泡水、制露、做糕,预防暑热。
张娜端着一盘刚做好的金银花糕,分给围观的孩子们:“这金银花糕清热解暑,甜而不腻,大家多吃点。”孩子们嬉笑着争抢,清脆的笑声与金银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小镇最惬意的图景。
王宁站在药田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场金银花劫,不仅守护了青石镇的安宁,更传承了中医药的智慧与医者的仁心。而这清雅的金银花,将永远盛开在青石镇的山野间、庭院里,也盛开在乡亲们的心中,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安康,见证着人间的正义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