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发现套取医保资金的“套路”(如虚构住院、过度检查、分解收费、挂床住院);核查医院与医保定点药店的“暗箱操作”(如医保卡套现、虚开药品)。
还有一项是跟医患之间没多大关系,但是却有可能是腐败重灾
区的工程与招投标审计师,这方面的核查人员来源是住建系统工程审计专家、政府采购监管干部、第三方招投标评审专家。
他们的职能是核查医院基建工程(如新院区建设、旧楼改造)中的围标串标、虚报工程量、工程款挪用;识别设备采购招投标中的“量身定制”条款(如通过技术参数排除潜在投标人)。
当然,在行使以上权力的时候,还需要法律与数据支撑:强化证据链与技术赋能,这就需要法律专业人才(侧重行政法与刑法),这方面的人才来源:纪检监察系统法律顾问、检察院反贪部门退休人员、熟悉医疗纠纷的律师。他们的职能主要是确保调查取证程序合法(如电子数据固定、证人询问规范);界定腐败行为的法律性质(如区分正常业务往来与受贿、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
此外,还需要数据分析师与信息技术专家,人才来源于卫健委信息中心工程师、公安网安部门技术骨干、熟悉HIS/LIS系统的程序员。他们的职能是挖掘医疗数据中的异常(如某医生处方量、手术量突增与药企推广周期重合);恢复被删除的采购记录、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等电子证据。
配备了这些,还不算完,还需要特殊场景补充:应对医疗行业“潜规则”,这就需要又一批人才,他们是医药流通领域资深人士:退休的医药公司高管、药品招标代理机构人员,熟悉药品从生产到医院的全链条利益分配(如“两票制”下的变通操作)。
医德医风监督员或退休医护人员:了解一线科室的“小圈子”文化(如主任“一言堂”下的利益输送),能提供非财务数据的线索
(如某设备供应商与科室主任的私人关系)。
核心逻辑:专业闭环覆盖腐败全链条,医疗腐败的隐蔽性强(如“学术会议赞助”“科研合作”等伪装形式),需形成“医疗业务懂流程+资金审计查痕迹+法律数据固证据+纪检干部抓定性”的闭环。
例如:药学专家发现某抗生素采购量异常→数据分析师匹配该药品的推广周期与某科室处方量→审计师核查药企给医院的“学术赞助”资金流向→纪检干部结合法律依据认定为回扣→医保专家同步核查是否通过过度使用套取医保。
这种配置既保证了对医疗行业专业性的穿透,又强化了对资金、流程、法律的全方位核查,精准打击医疗腐败的“痛点”。
阳风本人,对于医疗行业,他是一个绝对的外行,但林正刚书记帮助他组成的这个巡视组的力量确实强大的,包含了方方面面的人才。现在,只需要阳风大手一挥,这支强大的队伍就要冲锋陷阵了,整个巡视组多达三十五人,可以说是浩浩荡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