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喜报(1 / 2)

2019年7月,鹏城的盛夏一如既往地湿热。

午后两点半,阳光正烈,炙烤着华兴总部G区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出刺眼的白光。

大多数员工已经结束了午休,回到工位上,办公区内还残留着午后的慵懒。

在G区12楼靠近角落的一个工位上,网络优化工程师王磊刚结束一个与欧洲某运营商telenor的视频会议。

在华兴里,叫王磊的超过50个人,他是五十分之一,但这个不重要。

刚刚会议讨论的是对方在瑞士北部新建的5G试验网的无线信号优化方案。

王磊负责的正是华兴自研的基站算法参数调优部分,他需要根据对方提供的路测数据和网络负荷模型,给出最优的参数配置建议,以确保网络覆盖和容量达到最佳平衡。

“王工,你提供的这个切换算法优化方案看起来很不错,我们会尽快安排实地测试。感谢你的专业支持!”

视频那头,telenor的技术负责人Johan满意地说道。

“不客气,Johan。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我们华兴的本地支持团队会全力配合。”

王磊用流利的英语回应,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关闭视频会议软件,王磊长长地舒了口气,身体向后靠在工学椅背上,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这种跨时区的技术会议很耗费精力,不仅要技术过硬,还要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准确理解客户需求。

他拿起桌上那个印着“华兴十年”logo的厚重不锈钢茶杯,拧开盖子,喝了一大口泡得浓酽的峨眉毛尖。

茶是老家西川带来的,味道苦涩回甘,能提神醒脑。

目光扫过办公桌,除了三台显示器、键盘鼠标,最显眼的就是一个相框。

里面是他和妻子、三岁儿子在鹏城湾公园的合影,照片上每个人都笑得阳光灿烂。

桌角还放着一把车钥匙,是去年新换的比亚迪“汉”,支持国产嘛,而且公司内部购买还有优惠。

按理说他现在的收入搞个奔驰开开毫无压力,但是他的消费理念从来都是该省省该花花。

王磊是西川北部山区出来的孩子,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巴中市南江县知道吗?

是大巴山的“巴”,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巴”。

不知道也没关系,全国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不知道。

他已经习惯了每次别人问他是哪里人,他都只说“西川”,要是再说到巴中去,对方就茫然的摇头。

他能考上蓉城的电子科技大学,几乎是全村人甚至整个县中的骄傲。

要知道他那年整个高三年级十个班,能上985不到十个人。

2011年大学毕业时,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技术功底,拿到了华兴的offer。

当时他选择华兴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专业对口,二是听说华兴待遇好,能给农村家庭出身的他一个快速改变经济状况的机会。

他至今还记得入职培训时,教官说的那句话:“在华兴,只要你肯奋斗,公司就不会亏待你。”

这句话,在他工作的十年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他从最初级的网络优化工程师做起,跟着师傅跑现场、爬铁塔、分析信令。

鹏城的夏天,户外太阳暴晒的时候体感温度应该有40度,衣服湿了干,干了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