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张居正来寻(1 / 2)

虽然给朕落下了一屁股债,却能把他那个县的子民,都安抚好了。朕还真就,不好说他什么不是。

因为这个人,是朕的儿子举荐的。这个债,就只好让朕父子二人来还。个人的算盘个人打,个人的债个人去还!”

说完之后,嘉靖一甩袖袍,就向着精舍内走去。

“臣等恭祝圣安!”在一片声音中,嘉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帷幔之中。

站在前方的黄锦,此刻对着众人说道:“各位都起来吧,做好自己的事情,莫要叫陛下为难。”

加上裕王总共是九个人,此时都慢慢的站了起来。

黄锦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紧紧的看着严嵩和吕芳二人。

严嵩立刻说道:“我现在便下令,以六百里加急发廷寄给浙江,抄了那个沈一石的家,筹措军粮物资,供给胡宗宪那边。”

吕芳此刻也立即说道:“严阁老条子上来后,司礼监会即刻用印。”

………

因为没有徐阶什么事了,所以徐阶出了皇宫,便直接回了徐府。

“老爷,您的学生张居正来了,正在书房等着您。”徐阶刚从马车下来,便听见一旁的管家徐忠的汇报。

徐阶一愣随后问道:“叔大是何时过来的?”

管家想了想说道:“好似是老爷您上午去宫中议事,没过半个时辰便过来了。”

徐阶点了点头,不过并没有露出太多的表情,只是平淡的说道:“嗯,我现在便去书房,你去把璠儿也叫过来。”

“是!”徐忠点了点头,随后便退了下去。

虽然徐阶说的是立刻就去,但是徐阶还是回了房间,换了身便服,这才去书房了。

这是去见徒弟,又不是去见师父,没必要这么急急忙忙的。

而等徐阶进了书房,就看见徐璠和张居正两人,各坐在左右两侧互不搭理。

“哈哈,叔大,等久了吧?”徐阶进入后,便笑着和张居正打了个招呼,这才回上首坐着。

张居正看见徐阶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学生见过老师!”

“嗯,坐!快坐!”徐阶压了压手,示意张居正快些坐下,而后轻抿了口,早就准备好的茶杯,笑着说道:

“叔大,今日怎的过来寻找为师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张居正皱着眉头说道:“老师,学生回去想了很久,王远师侄提出的,以工代赈之策甚是不妥。学生觉得还是应当阻止,否则后果不堪着想。”

“哼!能有什么后果?莫非你见不得我徒儿有好的计谋?”徐璠没等徐阶开口,便率先冷哼地嘲讽道。

“好了,璠儿,我叫你来是来,听听我们的议事,不是让你在这捣乱的,你若是在这般,便出去好了。”徐阶皱着眉头,喝骂了一句。

徐阶也很头疼,他这最疼爱的儿子,为什么会和他最喜欢的徒弟,闹出这么大的矛盾呢?

每次见面就和陌生人似的,一说话就开始针锋相对。

张居正倒是不在意,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并非见不得王远师侄好,而是他这个计谋有许多的漏洞,正所谓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徐璠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此时更是没有一点退让,直接便硬顶了回去:

“哼,那你还有什么好的计谋?若是不用远儿这个以工代赈之策,用什么办法来阻止,严党那边的改稻为桑?

难不成就放任他们做下去?严党还倒不倒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看你是在翰林院待久了,一身腐儒毛病!”

“够了,徐璠,你若是再多嘴,便滚出去!”徐阶这下忍不了了,一拍桌子,便冲着徐璠怒吼道。

徐璠看见自家老爹这般生气,也不敢再继续作妖,闭了闭嘴,便低下头,看着茶杯一言不发。

“唉…叔大,你继续说说吧,你发现了哪些漏洞?”徐阶叹了口气,颇为歉意的,看着张居正说道。

不愧是能做权臣的人,表情管理就是到位,此时依然是表情平淡地说道:

“主要便是粮食的问题,那沈一石借出的几十船粮食,和胡总都从应天,借来的几只船粮食。

如果仅仅为了赈灾,那是绰绰有余的,而用来借给灾民们,仅仅让他们度过灾荒年,也是足够的。

但是若是,要给那些灾民们发工钱,让他们开荒,这就万万不够了。

不说别的,就说每天半升的粮食,半年也就是一石粮食,两个县的灾民加在一块,少说也有六十多万人。

就算不说其他的,就说是青壮能够开荒的劳力,至少也有二十万,这就需要二十万石粮食。

而且王师侄还说了,给那些灾民们每天管两顿饭,还得是干饭这就需要多少了?更何况还要加上那些老弱妇孺的赈灾,恐怕五十万石粮食都打不住。

哪有那么多粮食,可以让他们去改稻为桑?若是事情做到一半,粮食不够,还要额外再拨一批粮食,去赈灾。恐怕陛下会大发雷霆。”

徐阶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叔大,你说的这很有道理。不过远儿已经想到了应对的办法,只不过这办法仅我一个看到了而已,现在告诉你也是无妨的。”